-
解讀1歲以內嬰兒肢體語言
1歲以內嬰兒肢體語言0-3個月寶寶寶寶剛剛出生的幾周可能就會有很多的動作,好像在表達很多的資訊。實際上從他們一出生,當你接觸寶寶的臉頰或者伸開他們的手臂或腳的時候,他們會扭頭,同時如果你將手指放到寶...
2016-12-29 -
麥角胺可能導致肢體壞疽
許多患者多年長期應用麥角胺,並未發現明顯毒副作用。但少數對麥角胺高度敏感的患者採用短期、中等劑量給藥後,即可出現心肌梗死、腎動脈狹窄和腦梗死。 而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營養不良、宮外孕、腎臟疾病...
2011-12-13 -
直腸癌直腸指診的體位
直腸指診的意義是直腸癌檢查方法中最簡便的方法之一。往往通過直腸指診檢查可及早發現直腸癌的早期病變。 直腸癌檢查中,選擇合適的指診體位對於正確判斷腫塊的情況有重要意義,一般有截石位、膝胸位和左側臥...
2012-06-12 -
治療肢體麻木疼痛的中醫藥膳
1.桑寄生老母雞湯 桑寄生30克,紅棗10克,玉竹30克,老母雞半隻,生薑、食鹽、味精、蔥各適量。配料均洗淨去雜,用薑爆雞後和其餘各料放入鍋中煮沸,文火再煨2~3小時。適用于糖尿病患者肢體麻木...
2011-09-14 -
肢體痿軟無力需警惕脾胃虛弱型皮肌炎
趙立,女,37歲,因肢體痿軟無力3個月入院求治。一年前,趙立的面部開始出現對稱性紅斑,曾按日光性皮炎、過敏等治療過,症狀時輕時重,近3個月來,感易疲勞,步行一小段距離後便感下肢無力,素愛逛街的她頗...
2012-10-24 -
肢體骨折後應如何進行固定
肢體在暴力的衝擊下,很容易發生骨折。骨折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疼痛,如果不及時進行固定,有可能發生移位,會損傷骨折處的軟組織和骨膜。 1、石膏固定:石膏外固定單獨應用,多用於穩定性骨折,也常作為內固...
2013-02-06 -
趣談:讀懂小寶寶的肢體語言
牽嘴而笑,興奮快樂 嬰兒的笑是突然發出的,短暫而快速,同時伴隨著雙眼發光、兩手晃動、舒展,接著,笑容立即停止,等候親吻。這時,父母應笑臉相迎,用手輕輕撫摸嬰兒面頰,或在其面、額部親吻一下,以示鼓...
2012-06-15 -
教你學會讀懂寶寶肢體疼痛“信號”
做位稱職的媽媽,要學會讀懂孩子肢體疼痛的“信號”,才不會一驚一乍,動輒就驚慌失措地把孩子帶到醫院,也不會讓真得了重病的孩子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生長痛】 發作斷斷續續時間短 很多家長都有過...
2012-07-30 -
心理學家解讀職場中7種常見"肢體語言"含義
在商戰中,察言觀色時差之毫釐,絕對會讓結果謬以千里。近日,在美國《企業家》雜誌網站上,有關專家解讀了職場中7種常見肢體語言的含義。 胳膊交叉。暗示反對、不認可。這種手勢表示對方根本沒在聽你說,或者對...
2009-07-27 -
多種肢體語言讓你讀懂男人心
肢體語言之1:他處於不安之中 肢體動作特寫:他的手置於臀部下方--坐在自己的手上。 花花世界幕後語:當人們自在、無保留地表達自我感受時,雙手通常會不自覺地飛來舞去,把手墊在臀部下方,坐在自個...
2010-09-14 -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可出現肢體麻痹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可出現發作性四肢或下肢麻痹,以男性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為多。 鈉鉀-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增高導致肢體麻痹 甲狀腺功能亢進伴發肢體麻痹的機理還未完全明瞭。有人認為是由於甲狀腺功能亢進...
2013-03-28 -
乳腺癌術後患側上肢的護理
乳腺癌患者通常需要手術切除患側的乳腺、胸大肌、胸小肌、腋窩淋巴結及結締組織,術後積極進行患側上肢護理,有助於減少手術後上肢功能障礙帶來的不良影響。 1、術後患側上肢墊高與胸部水準,可增加淋巴和靜...
2012-06-12 -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用肢體語言交往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用肢體語言交往 嬰語: 即嬰兒的“語言”(babysign),是。同時也是嬰兒表達需求和生理情況的一種自我保護能力。這個時期的寶寶不會講話,只能通過行為、表情、聲音、大便等來引起父...
2011-08-05 -
寶寶上肢肌張力高的表現,這三點要注意
最近幾年有關寶寶疾病可以說是非常多的,肌張力就是其中的一種,一般,對於小孩子來說,上肢肌張力高是非常的常見,對於這種情況,家長需要儘快的瞭解它的症狀,以便能夠做到儘早發現那麼下面就為您介紹寶寶上肢...
2017-04-01 -
拔火罐不宜超過10分鐘 這4個體位更適合
拔罐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醫治療方法,一般都在背部拔罐。但是對於拔罐你瞭解多少呢?下面我們就來簡單說說。拔火罐不宜超過10分鐘拔火罐算不上一種治療行為,只能列入放鬆和保健的範疇,所以我們在出現疼痛的時候...
2017-03-21 -
腦癱右側肢體抽搐飲食上應注意什麼
腦癱右側肢體抽搐怎麼回事,抽搐一般分為高熱驚覺抽搐和低鈣抽搐症,需要確診後治療,如果不是有發熱現象那麼可能是缺鈣引起的,注意補充鈣,多吃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豆類,海帶等,同時多曬陽光,有利於寶寶自...
2015-12-22 -
常見腦癱肢體分佈類型
腦癱病因複雜,臨床表現各異,但主要以各種運動障礙為主。不同位置的神經元受損臨床上會導致不同的癱瘓類型。根據發生運動障礙的肢體分佈不同,可將腦癱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單癱 一側上運動神經元受損所導...
2012-08-31 -
震顫型腦癱以肢體不自主運動為主要症狀
震顫型腦癱較常見,有著具有特徵性的臨床症狀。 1.肢體震顫:靜止性震顫于靜止時出現,隨意運動後減輕或停止。此現象常出現於上肢及手部,頻率為3~5次/秒的粗大節律性震顫;動作性震顫多由小腦損傷所致...
2013-04-03 -
新生兒震顫型腦癱以肢體顫動為主要症狀
震顫型腦癱多由椎體外系損傷及小腦損傷引起,具有特徵性的臨床症狀。 1.靜止性震顫:患兒肢體在靜止狀態下出現不自主的粗大顫動,呈節律性,並以雙側上肢及手部多見。速度為每秒3~5次,常于隨意運動後減...
2013-03-18 -
神經科醫生為何用小錘敲打癲癇者肢體?
癲癇患者到醫院就診時,往往都被醫生用小錘敲打,醫生為何會這樣呢,敲打的目的何在? 其實醫生用來敲打癲癇患者的小錘敲叫“叩診錘”,醫生敲打患者的肢體是在進行神經系統檢查。 叩診錘檢查僅僅是癲癇患...
201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