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自測“傷寒”或“副傷寒”病
傷寒及副傷寒是傷寒及副傷寒桿菌(沙門氏菌)引起的消化道傳染病,主要的表現為持續性發熱,玫瑰疹,肝脾腫大等特徵,可有腸出血、腸穿孔等合併症。 本病也多發生在夏秋季節,有與傷寒病人的接觸歷史,持續發熱...
2017-03-05 -
用飲食調理配合傷寒治療大有益
傷寒是傷寒桿菌所致的全身性傳染病,病菌由消化道進入體內。由病菌污染的水、飲食、手以及蒼蠅等都是傷寒的傳播媒介。在傷寒病人中,2歲以下的嬰幼兒較少,6~12歲較為多見,新生兒罕見,但母親患病時,通過接...
2017-03-05 -
對症治療流行性斑疹傷寒
流行性斑疹傷寒(epidemictyphus)又稱虱傳斑疹傷寒(lousebornetyphus),是普氏立克次體(Rickettsiaprowazeki)通過人虱為媒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徵...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傳播
流行性斑疹傷寒(epidemictyphus)又稱虱傳斑疹傷寒(lousebornetyphus),是普氏立克次體(Rickettsiaprowazeki)通過人虱為媒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徵...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一般治療
流行性斑疹傷寒(epidemictyphus)又稱虱傳斑疹傷寒(lousebornetyphus),是普氏立克次體(Rickettsiaprowazeki)通過人虱為媒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徵...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分型
流行性斑疹傷寒又稱虱傳斑疹傷寒,是普氏立克次體通過人虱為媒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徵為急性起病,持續高熱,特殊皮疹及明顯的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分型1、輕型斑疹傷寒,少數散發的流行...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一般症狀
流行性斑疹傷寒(epidemictyphus)又稱虱傳斑疹傷寒(lousebornetyphus),是普氏立克次體(Rickettsiaprowazeki)通過人虱為媒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徵...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預防措施
流行性斑疹傷寒(epidemictyphus)又稱虱傳斑疹傷寒(lousebornetyphus),是普氏立克次體(Rickettsiaprowazeki)通過人虱為媒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徵...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病理變化的特點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病理變化的特點是增生性、血栓性、壞死性血管炎及血管周圍炎性細胞浸潤所形成的斑疹傷寒結節。這種增生性血栓性壞死性血管炎可分佈全身各組織器官。多見於皮膚、心肌、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對症治療
流行性斑疹傷寒(epidemictyphus)又稱虱傳斑疹傷寒,是普氏立克次體通過人虱為媒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冬春季多見。潛伏期 5~21 天,一般為10~14 天。少數患者可有頭痛、頭暈、畏寒、乏...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病理變化
流行性斑疹傷寒(epidemictyphus)又稱虱傳斑疹傷寒(lousebornetyphus),是普氏立克次體(Rickettsiaprowazekii)通過人虱為媒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診斷注意事項
流行地區,好發季節,有虱寄生或人虱接觸史,結合患者急起發熱、頭痛、皮疹和中樞神經系統症狀較為明顯與脾腫大,臨床要考慮本病;間接免疫螢光法和ELISA法檢查特異性IgM抗體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有...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發病機制及臨床表現
普氏立克次體侵入人體後,先在小血管內皮細胞內繁殖,並引起血管病變,病原體釋放入血形成立克次體血症,侵襲全身小血管內皮細胞,病變多見於皮膚、心肌、中樞神經系統。立克次體不產生外毒素,死亡釋放少量的內...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鑒別診斷
本病除與地方型斑疹傷寒、復發型斑疹傷寒等鑒別外,尚需與外寒、恙蟲病、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回歸熱、鉤端螺旋體病(鉤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區別。傷寒的特殊併發症、血糞培養等;恙蟲病的局部焦...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發病原理
立克次體侵入人體後,先在小血管內皮細胞內繁殖,細胞破裂立克次體釋放入血形成立克次體血症,侵襲全身小血管內皮細胞。病原體死亡,釋放大量毒素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狀。病程第二周隨著體機體抗感染免疫的產生出現...
2017-03-05 -
關於流行性斑疹傷寒
流行性斑疹傷寒需要借助體虱傳播,因此該病的流行和衛生條件有關,最初曾經被稱為“監獄熱”,往往與貧窮相關聯,只要對該病有所瞭解和認識,在衛生條件比較差的地方一旦出現發熱、皮疹、頭痛、意識障礙就要考慮...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病理生理
流行性斑疹傷寒基本的病理變化是小血管炎,典型的的特點是增生性、血栓性、壞死性血管炎及血管周圍炎性細胞浸潤所形成的立克次體肉芽腫,也稱為斑疹傷寒結節。這種血管炎可分佈全身各組織器官。多見於皮膚、心肌...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傳播途徑
傳播途徑人虱是本病的傳播媒介,以體虱為主,頭蝨次之。當虱叮咬患者時,病原體隨血入虱腸,侵入腸壁上皮細胞內增殖,約5天后細胞脹破,大量立克次體溢入腸腔,隨虱類排出,或因虱體被壓碎而散出,可通過因搔癢...
2017-03-05 -
鼠型斑疹傷寒的傳染途徑
鼠型斑疹傷寒散發於全球,屬自然疫源性疾病。以溫、熱帶多見,夏秋季發病率較高。國內主要發生以西南、西北地方。多呈散發,但當鼠類和蚤的密度增高時,也可形成爆發。鼠型斑疹傷寒是如何傳染的1、傳染源,家鼠如...
2017-03-05 -
鼠型斑疹傷寒的早期症狀
鼠型斑疹傷寒的早期,起發熱、伴寒戰、繼之高熱。體溫于1~2日內達39℃~40℃,呈稽留熱型,少數呈不規則或弛張熱型。常初發於胸腹部,於24h內迅速擴展至頸、背、肩、臂、下肢等處,顏面及掌蹠部少見。伴...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