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虛生風化燥型旋耳瘡
治療方法:地黃飲加減。癢甚者加蟬蛻、地膚子、苦參等。 證候表現:耳部瘙癢,纏綿難愈;可伴面色萎黃、納差、身倦乏力等症,舌質淡,苔白,脈細緩。檢查見外耳道、耳廓及其周圍皮膚增厚、粗糙、皸裂,上覆痂皮...
2017-02-18 -
熱毒傷津型痹證
治療方法:五味消毒飲合犀黃丸。 病因病機:如熱毒熾盛,化火傷津,深入骨節 證候表現:而見關節紅腫,觸之灼熱,疼痛劇烈如刀割,筋脈拘急抽攣,入夜尤甚,壯熱煩渴,舌紅少津,脈弦數 治則治法:清熱解毒,...
2017-03-04 -
暑傷津氣型暑溫
症狀:身熱氣短,心煩口渴,自汗,神疲肢倦,小便黃赤,舌紅,苔薄黃而幹,脈細弱無力。 病因病機:暑熱毒邪鬱蒸,傷津耗氣。 治則治法:清熱滌暑,益氣生津。 方藥:王氏清暑益氣東加減。西洋參(單煎)6~...
2017-03-04 -
火毒傷津型丹毒
治療方法:國老膏、黃連消毒飲。 證候表現:丹毒發如湯火傷,細癗赤暈渴非常。(注)此證生於背,形如湯火所傷,細癗無數,赤暈延開,發時其渴非常。 病因病機:丹石剛劑致此證。(注)由素服丹石剛劑所致。 ...
2017-03-04 -
內熱傷津型胎漏
治療方法:益母四物湯。 證候表現:不痛而下血者為胎漏,作渴。 病因病機:若內熱作渴者。 處方:宜益母四物湯。 出處:《竹林女科證治》·卷二(卷)·安胎上(篇) 原文:若內熱作渴者,宜益母四物湯。
2017-03-04 -
血虛化燥耳竅失養型耳瘡
治療方法:地黃飲加減。 證候表現:病程較長,耳癢、耳痛反復發作,全身症狀不明顯,舌質淡,苔白,脈細數。檢查見外耳道皮膚潮紅、增厚、皸裂,表面或見痂皮。 病因病機:久病氣血虛損,耳竅失養,邪毒久羈,...
2017-03-05 -
多笑傷腰 多言傷津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但如超過一定的度,也不是好事。“多笑傷腰,多言傷津”這則古語就說明了這個問題。這裡所說的“多笑”主要是指大笑。人們在大笑時,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會不由自主地做出前俯後仰、左...
2017-03-07 -
傷津
【傷津】是津液受傷的意思。一般是指肺胃的津液。熱性病的過程中,由於邪熱熾盛,往往容易耗傷肺、胃的津液而出現燥熱症狀。如肺津受傷,則見乾咳無痰,或痰帶血絲,鼻燥咽幹,喉痛;胃津受傷則見口燥咽幹,煩躁,...
2017-03-08 -
秋燥易傷津虧陰 處暑滋陰補虛吃什麼
中醫學認為,秋季是多事之秋,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過度階段,從立秋到處暑,秋陽肆虐,溫度較高,加之時有秋雨綿綿,濕氣較重,天氣以濕熱並重為特色,故有“秋老虎”之說。白露過後,秋雨漸少,天氣開始乾燥...
2014-08-23 -
老人春季飲食宜“化燥、排毒”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人體新陳代謝一年中最為活躍的時期,也是人體一年之中清除體內毒素的最佳時機。對於老年人而言,春季“化燥、排毒”應當從日常的飲食入手。專家建議,老年人要抓住春季排毒的時機,調...
2012-03-01 -
老人春季飲食:“化燥、排毒”先行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人體新陳代謝一年中最為活躍的時期,也是人體一年之中清除體內毒素的最佳時機。對於老年人而言,春季“化燥、排毒”應當從日常的飲食入手。專家建議,老年人要抓住春季排毒的時機,調...
2017-03-09 -
化燥
【化燥】指外邪消耗津液的一種病理變化。燥,是津液缺少。由於熱傷津液或素體陰虧、內熱亢盛等因素,均容易使邪氣化燥,出現口幹、咽燥、唇焦、口渴、便秘、尿赤、乾咳咯血等體液耗損的症狀。參見“內燥”條。
2017-03-10 -
大笑傷腰多言傷津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但超過一定的度,也不是好事。“多笑傷腰,多言傷津”這則古語就說明了這個問題。這裡所說的“多笑”主要是指大笑。人們在大笑時,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會不由地做出前俯後仰,左右搖...
2013-11-13 -
蒲輔周伏寒化燥醫案
沈XX,男,63歲,本院幹部。1964年4月23日診。 發熱四天,午後體溫較高,身倦納少,口淡不思飲,咽間有痰粘滯,曾自服辛涼清解之劑,反致便溏,小便小,未獲汗出,又續進苦寒清泄,病情轉重,不能工作...
2017-03-11 -
燥勝傷津
燥為秋令主氣,外感燥邪有溫燥和涼燥之別。初秋有夏火之餘氣,燥與熱合,出現類似風熱的症狀,則為溫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氣,燥與寒合,出現類似風寒的症狀,則為涼燥。外感燥邪,既具有外感病臨床表現的一般特徵,...
2017-03-11 -
秋燥傷津耗氣 飲食牢記“八戒”
秋天飲食養生應忌過燥的食物,不然會傷津耗氣。那秋天養生有哪些常識呢?下麵分享秋季飲食的“八戒”。 戒暴飲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
201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