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胡的種植技術
採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大面積生產多採用直播。春、秋二季均可播種,以秋播出苗齊。 1、種子處理。由於柴胡種子休眠期長、自然發芽率低(約為50%),播種後出苗不整齊,因此播前要對種子進行處理。...
2017-03-11 -
決明子栽培種植技術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決明或小決明Cassia tora L.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採收成熟果實,除去雜質,曬乾。 種源與種質:種子來源,採集於本科植物的成熟籽。秋末(8—10月)莢果變黃褐色時採收種...
2017-03-11 -
黃芩連作種植技術
藥用植物黃芩,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藥,有清熱燥濕、解毒利膽等功能,人工栽培黃芩,採用小麥-黃芩連作方式,既能合理安排茬口,又提高了經濟效益,特別值得山區、丘陵地區種植。 一、 黃芩生長習性...
2017-03-11 -
芡實栽培種植技術
芡實喜溫暖、陽光充足,不耐寒也不耐旱。生長適宜溫度為20~30℃,水深30~90釐米。適宜在水面不寬,水流動性小,水源充足,能調節水位高低,便於排灌的池塘、水庫、湖泊和大湖湖邊。要求土壤肥沃,含有...
2017-03-11 -
何首烏優產種植技術
首烏,又名何首烏、赤首烏,為蓼科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何首烏的根塊。藥用部分為其根塊及藤莖(名為夜交藤)。根塊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髮等作用。生用通大便、解瘡毒。莖藤有養心安神、止汗、祛風濕及外用有止癢...
2017-03-11 -
甘草高產種植技術
1、土壤選擇: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地勢高操、含較高鈣質的沙土和砂壤土,土壤微堿、PH值在7—8.5之間的荒灘、荒坡都可栽培。地勢低窪、土壤粘重的地塊不可種植。 2、品種選擇:選擇適宜於人工...
2017-03-11 -
薑黃種植技術
1、選種黃薑以用根莖進行無性繁殖為主,應選擇飽滿、個頭大、芽密、根莖充實的黃薑做種。 2、播種將挑選出的根莖截成2—3釐米的小段,每段要有1—2個芽眼,按行距20釐米,株距15—18釐米,於1...
2017-03-11 -
黨參優產種植技術
黨參因原產於“上黨郡”而得名,為桔梗科多年生草質藤本。以根入藥。分佈東北、西北等各省。藥理實驗證明,黨參有升血糖作用,能使紅血球及血色素量增加,血液濃度增大,白血球減少,還有降壓、促進凝血作用。味...
2017-03-11 -
獨活種植技術
獨活為傘形科植物及的乾燥根。性微溫,味苦、辛。具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的功效。 一.生長習性 獨活喜生於海拔1500-2000米的草叢中,或稀疏灌木林下。喜氣候涼爽濕潤,在肥沃、疏鬆的鹼性...
2017-03-11 -
甘草種植技術3要點
甘草的根是一種應用廣泛的中藥材,其莖和果實又是良好的牧草,其種植技術有3要點。 1.種子處理 甘草種子7—8月成熟,應及時採收。種子堅硬,表皮不易吸水,直播於土壤,發芽率僅30%左右,播前要用6...
2017-03-11 -
旱半夏種植技術
選地整地:旱半夏耐寒,以疏鬆肥沃的沙質或半沙質土壤為佳,一般土壤也可。耕前畝施磷鉀肥100--150公斤,深耕細耙,作東西走向畦。 播種方法:用塊莖繁殖,按行距21--24釐米用耬開溝,溝深4--...
2017-03-11 -
丁香種植技術
1.繁殖和栽培 以播種、扡插繁殖為主,也可用嫁接、壓條和分株繁殖。露地苗床一般春播較好,播前一個月宜將種子低溫沙藏,以促進提前發芽。苗長出4~5對葉片時進行間苗或分苗移栽。扡插繁殖可于初夏選用當年...
2017-03-11 -
黃芪地膜覆蓋栽培種植技術
黃芪地膜覆蓋豐產栽培技術,改變了黃芪傳統栽培種植方式,一方面可增加黃芪的生長期,使產量明顯增加,另一方面,在北方缺水地區,可起到節水、保水作用,並且能夠擬制雜草生長,節省除草的人工與費用。種植效益...
2017-03-11 -
夏枯球種植技術
夏枯草屬唇形科夏枯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此草夏至後即乾枯”而得名,又叫夏枯頭,大頭花,乃東,鐵色草,燈籠頭,麥夏枯等。夏枯草屬全球有15種,廣泛分佈歐亞溫帶地區及熱帶山區,非洲西北部及北美洲也有...
2017-03-11 -
仿野生靈芝栽培種植技術
靈芝富含有機鍺、靈芝多糖成份,具有美容保健、健腦安神及解毒止痛等療效,近年來被廣泛用於保健品及醫療臨床,需求量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靈芝生產技術不斷改進,特別是仿野生小段木熟料栽培真正給靈芝生產開闢...
2017-03-11 -
草豆蔻的種植技術
種子繁殖: 選擇生長健壯且高產的植株叢作為採種母株,待果實充分成熟時採摘飽滿且無病蟲害的果實作種,宜隨采隨播。播種前先將果皮剝去,洗淨果肉,用清水浸種10~12h,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然後用粗沙與...
2017-03-11 -
粉防己的種植技術
喜溫暖濕潤環境,忌乾旱、水澇。宜選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砂質壤土或壤土栽培;山坡、林緣,以石灰岩山地栽培為好。 用分根繁殖。早春萌芽前,挖出老根,切成3~6cm根段,按行株距40cm×60cm...
2017-03-11 -
天花粉種植技術
天花粉是瓜婁的乾燥根。一般土壤都可。植物形態:天花粉是不結果或偶爾有個別結果,其地下部分(天花粉)長勢旺,產量高,粉性足。也可麥收後播種,第二年秋末收穫。生長習性:天花粉喜溫暖向陽環境,耐旱,怕長期...
2017-03-11 -
燈心草種植技術
栽培要點生物學特性:喜濕潤環境,耐寒,忌乾旱,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但宜選潮濕、淝沃疏鬆地栽培。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直播法。秋季,採收成熟種子,曬乾貯藏待播,春季2-3月,在整好的栽培地上,按行距30...
2017-03-11 -
大黃種植技術
大黃為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別名北大黃,以根莖及根部入藥,有瀉水通便、破積去瘀功能,主治實熱便秘、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燙傷等症。種植大黃宜選擇高寒山地、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可與馬...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