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治感冒重虛實寒熱
1.風寒感冒 多表現為惡寒較重、發熱,身體不出汗、口不渴、頭和身體無論哪兒都感覺到痛,鼻塞流涕、咳嗽、咯痰、清稀。用藥可選擇感冒清熱顆粒、感冒軟膠囊、正柴胡飲顆粒等。 2.風熱感冒 多表現為發...
2011-11-22 -
紅斑狼瘡之陰虛內熱證的表現及治療
中醫認為系統性紅斑狼瘡起於先天稟賦不足,外感六淫,以及瘀血阻絡,血脈不通,皮膚受損,漸及關節、筋骨、臟腑而成。中醫辨證可分為多種類型,其中陰虛內熱證表現如下。 此類患者表現為長期低熱,手足心熱,...
2012-09-24 -
白塞氏病分型論治 :陰虛內熱
白塞氏病為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會出現口腔潰瘍、陰部潰瘍、眼部炎症、頭痛、頸強直、腦膜炎、腹痛、腹瀉、出血、穿孔等症狀.現在我們來認識下白塞氏病分型論治 :陰虛內熱. 臨床表現:口腔潰瘍紅腫五心煩熱...
2011-06-11 -
中醫減肥 分清寒熱速效瘦身
熱體質 【熱底】 特徵: ※ 強壯身體 ※ 怕熱 ※ 面色紅潤 ※ 喜寒惡熱 ※ 口幹口氣重 肥胖特徵: ※ 身體內積聚大量毒素,屬於全身脂肪型肥胖,亦有胃腩人士 肥胖原因 ...
2009-08-30 -
初秋吃葡萄 排毒消內熱
葡萄中主要含葡萄糖,能被人體很快吸收,所以葡萄可緩解低血糖症狀。葡萄中還含有類黃酮,類黃酮是一種強抗氧化劑,有抗衰老作用。另外,葡萄還是不錯的抗癌食品。 市場上的葡萄色彩各異,中醫養生專家表示...
2011-09-13 -
陰虛內熱的症狀
很多的人對於中醫方面所講的陰虛內熱不太理解。其實陰虛內熱也被稱作是陰虛發熱。其實也就是指的人體內的陰液不夠人體所利用,就會導致人體內的水抵抗不住火就會引起發熱的現象。陰虛內熱的症狀有哪些?比如說我...
2013-10-06 -
中藥泡腳泡掉內熱高血壓
人體講究陰陽平衡,如果陰氣不足,而陽熱內盛,人體就會處於失調的狀態。一般陰氣是向下走的,而陽氣是向上走的,就像水總是往低處流,而火熱之氣總是向上蒸騰,所以陰虛內熱的人,陰氣不足不能制火,所以就...
2013-01-22 -
陰虛內熱型及毒熱熾盛型紅斑狼瘡的治療
中醫根據紅斑狼瘡患者的臨床症狀可將其辨證分型為陰虛內熱型、氣滯血瘀型、毒熱熾盛型以及氣陰兩虛型,分別對症治療,如陰虛內熱型治宜養陰清熱、瀉火解毒,方藥為生白芍、生地、首烏等,毒熱熾盛型治宜清熱涼血...
2013-03-01 -
不同體質的人應正確選擇寒熱食物
我們知道,生活中的人物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人組成了人類社會,然而,在食物方面,不同體質的人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而不應該每天固定的吃某些食物,或選購時因為不瞭解而選到一些不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那...
2013-05-02 -
如何區別食物的寒熱屬性
人的體質有寒熱之分,食物也有。那麼如何辨別食物的寒熱屬性呢?一般情況下,可從食物的顏色、味道、生長環境、地理位置、生長季節幾方面來辨其寒熱。 顏色偏綠,性偏寒;顏色偏紅,性偏溫。綠色植物接近地...
2012-02-28 -
辨別食物的寒熱簡單竅門
一般情況下,可從食物的顏色、味道、生長環境、地理位置、生長季節幾方面來看。 從顏色來看 綠色植物與地面近距離接近,吸收地面濕氣,故而性偏寒,如綠豆、綠色蔬菜等。顏色偏紅的植物,如辣椒、胡椒、...
2015-04-01 -
簡單方法教您怎麼分別熱寒食物
平時進食的時候,很多人為熱寒食物的無法區分擔心,尤其是一些朋友患有疾病,要是不進行熱寒食物的有效區分,會導致了自己的身體上的病情惡化的,這一點我們不去重視,下面的一些方法,就是介紹有關的一些熱寒食...
2013-05-06 -
痤瘡患者少食增內熱食品
中醫認為痤瘡患者素體血熱偏盛,血熱是痤瘡發病的根本,飲食不節、外邪侵襲、情志不暢等都是致病的條件。患者在飲食上應儘量不吃或少吃能增加內熱的食物。 忌食辛辣溫熱食物。痤瘡本屬血熱之症,常吃性熱食品...
2012-11-23 -
陰虛內熱型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治療
康康是個活潑的女孩兒,深受同事的喜歡,但是每次回家康康都會有一種挫敗感。因為已經是而立之年的康康,卻還沒能有自己的孩子。不是康康不想要,也不是康康老公的問題,而是由於康康自己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幾...
2012-03-12 -
陰虛內熱怎麼食療?為你介紹有效的七種
如果出現陰虛內熱的情況,患者會出現諸多不適症狀,這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健康生活,解決這個難題的一個好方法是食療,比如枸杞、雞蛋、燕窩以及西洋參等都有不錯的療效。 1、枸杞子 枸杞子性平...
2017-04-14 -
教你怎麼辨別食物的寒熱性
白蘿蔔='_blank' href='/yssc/dabaicai/'>大白菜 人們在談論飲食養生的時候,都會想到什麼寒性和熱性食物?那如何辨別食物的寒熱性呢? “一般情況下,可從食物的顏色...
2013-08-02 -
食積內熱型腹瀉 宜用保和丸
食積內熱:下泄有助排毒 這個“瀉”是指疏通,在中醫治療方法中叫“下法”,並不是指現代醫學所說的腹瀉。“下法”主要適用於內熱、食積、兩種情況,醫生根據不同的情況,辨證用藥,促進腸蠕動,減少體內毒...
2011-08-23 -
《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篇之寒熱
黃帝問于岐伯曰:寒熱瘰在於頸腋者,皆何氣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瘺寒熱之毒氣也,留於脈而不去者也。 黃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瘺之本,皆在於髒,其末上出於頸腋之間,其浮於脈中,而未內著於肌肉,而外...
2013-06-10 -
怎麼區分食物的寒熱性
俗話說“藥食同源”,食物同藥材一樣,也有溫陽補陰的功效。所以,我們要分清食物的寒、熱性。體寒者多吃熱性食物,體熱著多吃寒性食物,以保證身體的健康。那麼如何區分食物的寒熱性呢? 中醫講究“性”,...
2013-01-07 -
5點輕鬆辨別食物的寒熱屬性
教您怎樣辨別食物的寒熱屬性 1.顏色 綠色植物與地面距離較近,易吸收地面濕氣,故而性偏寒 如:綠豆·綠色蔬菜等 偏紅的植物雖接近地面生長,但果實能吸收較多的陽光,故而性偏熱 如...
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