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外感發熱吃什麼?推薦食療方和飲食禁忌需知
發熱是小兒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大多數都是感染各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所導致的。我們把這種病邪侵入人體後導致以發熱為主症的疾病稱為外感熱病。外感發熱辯證體質熱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外感發熱的病位、病勢、...
2016-07-18 -
祛外感的解表藥膳
解表藥膳通過發汗與宣散作用,祛除表邪,治療外感。此外多種傳染病、呼吸道感染、皰疹的初起階段,均屬表證範圍,也可使用解表藥膳。解表藥膳包括發散風寒藥膳與發散風熱藥膳。 發散風寒藥膳 風寒表證的臨床表...
2017-03-09 -
溫熱
【溫熱】病因,即“溫邪”。有的以邪輕的為溫,邪重的為熱;逐漸感受的為溫,急速侵襲的為熱;發于冬春的為溫,發於夏季的為熱。實際上差別不大。病名,即溫病。如《溫熱經緯》即以此作外感熱病的總稱。溫病分類名...
2017-03-10 -
外感
【外感】病因和病症分類,指感受六淫,疫癘之氣等外邪。這些病邪或先侵犯人體皮毛肌膚,或從口鼻吸入,或同時受病,都是自外而入,故名。
2017-03-10 -
新感溫病_時病
【新感溫病】指四時中感受外邪,隨感隨發的溫病。初起為表寒症的,發熱較輕、惡寒、頭痛、體痛較重,舌質淡、舌苔薄白,口中和,不渴,脈浮緊或浮緩,以後就化熱入裡。初起為表熱症的,發熱較重,惡寒、頭痛、體痛...
2017-03-10 -
外感與內傷分類不能完全體現咳嗽的特點
《中醫內科學》中把咳嗽分為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進行辨治,外感咳嗽分為風寒、風熱、秋燥;內傷咳嗽分為痰濕、痰熱、肺陰不足、肝火犯肺等。筆者認為這種分類具有局限性。 這種分類不能完全體現咳嗽的外感與內傷...
2017-03-10 -
無明顯外感內熱症狀嬰幼兒發熱驗案
典型案例 路某,男,1歲6個月。2015年11月9日初診。 其母代述:小兒發燒3天,體溫高時可達39℃,汗出時燒可退,2個小時左右複燒。刻診見:身灼熱少汗,手心手背皆熱,精神可,不思飲食,昨日解大...
2017-03-10 -
腸結腹疼兼外感實熱
【病人基本資料】 沉陽張姓媼,年過六旬,腸結腹疼,兼心中發熱。 【病因】 素有肝氣病,因怒肝氣發動,恒至大便不通,必服瀉藥始通下。此次舊病復發而嘔吐不能受藥,是以病久不愈。 【證候】 胃下臍上似有實...
2017-03-10 -
第二節 外感發熱
外感發熱是一種外感病症,主要表現有惡寒、面赤、煩躁、脈數等。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疾病呢?目前醫學上有什麼治療方法呢?今天三九小編就和一起來認識外感發熱的疾病常識。 外感發熱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溫熱疫毒...
2017-03-10 -
外感風痧顆粒
·產品名稱:外感風痧顆粒 ·產品分類:藥品/中成藥 ·批准文號:國藥准字Z45021451 ·主要規格:每袋重15g(相當於原藥材15g) 【鑒別】取本品15g,研細,加乙醇50ml,加...
2017-03-10 -
治療產後外感中藥方劑
產後外感風寒大多數是因為身體虛弱,免疫力比較低下,受了涼氣才導致的結果。這類症狀的患者是非常痛苦的,中醫對這種病症的治療很有研究,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產後外感風寒的中醫方劑有哪些? 病因...
2015-08-03 -
溫熱刷牙,溫情解酒
水,是生命之源。開水,是身體中不可缺少的“活力流質”。在日常生活裡漸漸養成使用溫開水的習慣,對保障人體的健康,具有不可小看的作用。 溫開水,就是將燒開的水,盛于容器,任其慢慢地自然降溫至25度...
2010-07-23 -
妊娠外感中藥方劑
有一些女性朋友在妊娠階段中不注意,不時的會出現妊娠外感的情況。那麼有哪些中藥方劑學來治療妊娠外感呢?妊娠外感治療方法有哪些?妊娠外感症狀有哪些呢?帶著這些疑問,跟著小編一起去下面的文章中看看吧!...
2016-01-19 -
羊肉溫熱能補虛
羊肉性溫熱,有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健脾、滋養強壯等功效。在《本草綱目》中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溫熱對人體而言就是溫補,特別適合在冬季食用。羊肉食法眾多,蒸、煮、炒、涮等等無一不可。如果...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五 溫熱
某(二十) 脈數暮熱。頭痛腰疼。口燥。此屬溫邪。(溫邪入肺)連翹 淡豆豉 淡黃芩 黑山梔 杏仁 桔梗 某 溫邪化熱。肺痹喘急。消渴胸滿。便溺不爽。肺與大腸見症。淡黃芩 知母 鮮生地 阿膠 天冬 花粉...
2017-03-10 -
溫熱藥之川椒
川椒味辛,性熱,屬溫熱藥。有溫中祛寒,下氣,殺蟲等作用。因寒所致的胃痛、腹痛、腹中冷氣攻脹等症。可配乾薑,黨參(人參)、飴糖(大建中湯)、高良薑,香附等同用。據動物實驗報導,川椒所含的揮發油,小量...
2017-03-11 -
溫熱藥之小茴香
小茴香味辛,性溫,屬溫熱藥。功能溫腎祛寒,行氣開胃。為治疝氣疼痛的要藥。下焦有寒邪導致肝腎氣逆而出現小腸疝氣,少腹疼痛,小腹墜脹、睾丸腫脹疼痛,或睾丸偏墜牽掣疼痛等,可用小茴香配合烏藥、桔核,吳萸...
2017-03-11 -
溫熱藥之丁香
丁香味辛,性溫,屬溫熱藥範疇。有強烈的芳香氣味。主要作用有暖胃、降逆、溫腎。下面就丁香作為溫熱藥的具體功效做詳細的介紹。 1、暖胃;對寒證胃脘痛以及寒性腹痛,腹脹、遇冷吞酸等症,可用丁香溫脾胃,理...
2017-03-11 -
溫熱藥之艾葉(艾炭)
艾葉味苦辛,性溫,屬溫熱藥範疇。臨床應用時分為兩種: 1、艾葉:有溫中祛寒,溫暖子宮,調經,安胎等作用。對腹中冷痛,小腹寒痛以及子宮寒冷,久不受孕,虛寒性痛經等,可配合當歸、乾薑,炒自芍,肉桂、小...
2017-03-11 -
溫熱藥之胡蘆巴
胡蘆巴味苦,性大溫,屬溫熱藥。有溫補腎陽,散寒除濕的作用。葫蘆巴最常用於治疝氣寒痛。對因盱腎虛寒冷氣而致的疝氣疼痛,睾丸墜痛,小腹症瘕,睾丸腫痛,寒冷等症,可用本品配小茴香、吳茱萸、炒橘核、烏藥,...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