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養生銘記5個步驟 太陽下梳頭能養肝護胃
春季養生最佳療效方案一年之計在於春,做好春季養生,讓你健康一整年。春季對於養生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在新的一年開一個好頭,讓一切都順著好的趨勢去發展,可謂事半功倍。你知道春季如何養生嗎?下麵為你推薦春...
2014-03-14 -
《傷寒類書活人總括》
《傷寒類書活人總括》 傷寒著作簡稱《活人總括》。七卷。宋·楊士瀛撰。 作者以總括《傷寒論》、《傷寒類證活人書》二書的內容主,結合楊氏對《傷寒論》書以及仲景學術思想的研究心得編成此書,參附楊氏學...
2017-03-05 -
《傷寒論集注》
《傷寒論集注》 傷寒著作 ①清·張隱庵注釋,高世栻纂集。六卷。書成於1683年。據高氏序言稱,本書原其師張隱庵所注釋,稿未成而病逝,由高世栻重予編撰補訂成書。本書尊王叔和、張卿子兩家,刪去傷寒...
2017-03-05 -
《傷寒分經》
《傷寒分經》 傷寒著作十卷。清·吳儀洛編訂。書成於1766年。 吳氏推崇喻嘉言《尚論篇》,認喻氏“將三百九十七法分隸於綱之下,極得分經之妙”,因以“分經”為書名將此書予以重訂和補注。 書中將...
2017-03-05 -
《傷寒五法》
《傷寒五法》 ①傷寒著作四卷(作五卷)。明·陳長卿撰。撰年不詳。作者將人對於傷寒病證的治法歸納發表、解肌、和解、攻裡、救裡五法。此概括亦符合《傷寒論》原書的實際。 書中結合傷寒脈證詳論五法,理...
2017-03-05 -
傷寒衄後病解的機理及處理
太陽傷寒表實證,以麻黃湯開閉發汗,用之得當,往往可一戰獲捷。但如因循失治,或者病重萄輕,亦可導致衄血。因為傷寒表實遷延日久,失于汗解,必致陽氣內部,正氣抗邪,欲出不得。當邪郁過甚時,可損傷血絡面致...
2017-03-05 -
傷寒兼裡熱證的形成原因及治療
傷寒兼裡熱證形成原因大致有二: 1、平素裡有蘊熱,外感風寒之後,毛孔緊閉,裡熱不得向外宣洩,郁閉於內。 2、傷寒表實,當汗失汗,衛陽被表寒閉鬱化熱,陽熱內擾。但不論哪種情況,在病理上均屬風寒之邪外...
2017-03-05 -
傷寒兼裡有水飲證的臨床症狀及治療
素有痰飲咳喘宿疾的人,常目露宿著涼,冒雨涉水,而致外感風寒引動宿飲,形成外寒與內飲相搏,內外合邪,表裡俱病。在病理上與傷寒兼裡熱證相比,彼為寒閉其熱,此為寒閉其飲。 其主要脈症是在具備發熱惡寒、無...
2017-03-05 -
《傷寒論》的六經與《內經》的六經有什麼關係
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言中說他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了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辯證等書,寫成傷寒雜病論十六卷。由此可以看出,《傷寒論》的學術淵源本於內,難二經,書中六...
2017-03-05 -
《傷寒論》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傷寒論》的治療原則,總的說來,不外祛邪和扶正兩個方面,而且始終貫串著“扶陽氣”、“存陰液”和“調整陰陽”的基本精神,以達到邪去正安,陰陽平衡的目的。此外,在病情錯綜複雜,表裡證混同出現的情況下,...
2017-03-05 -
何謂太陽病?太陽病的性質和主要脈證是什么?
太,極大之意。《素問·熱論>稱太陽為巨陽,人體以膚表面積為最大,所以膚表之陽稱太陽。太陽主一身之表,統理皮膚、營衛,具有衛外的作用,是人體天然的防護屏障,凡病邪侵襲人體,太陽首當其衝,並承擔起抗禦...
2017-03-05 -
太陽中風的主要脈證和病理和治法
中,作傷解,中風即傷於風的意思。它與驊然暈倒,口眼歪斜之中風,名同而宴異。《傷寒論》從脈證上給中風下了定義,指出本證是在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的基礎上,又見“發熱,汗出,惡風,脈緩”。除此...
2017-03-05 -
太陽中風用桂枝湯要注意哪些問題
依證立法,依法立方,依方遣藥是辨證施治的具體體現,是提高療效的重要步驟。但是,僅僅做到藥已對證是不夠的,還必須注意服藥的方法及服藥後的注意事項。患了太陽中風證,用桂枝湯要注意什麼問題,這在《傷寒論...
2017-03-05 -
陰毒和陽毒不是寒證和熱證及區別
陰陽毒是一種以發斑、咽喉痛為主症的疾病。陰陽毒是陰毒和陽毒的總稱。陽毒的臨床表現是身上發斑,尤其是滿臉紅斑,形如綢緞花紋,咽喉疼痛,吐痰帶膿血。陰毒的主症是面目及肢體青紫,全身疼痛劇烈,咽喉痛。陰...
2017-03-05 -
氣陰兩傷餘熱未清型傷寒
症狀:面色蒼白,形體消瘦,神疲懶言,口幹,低熱,舌質嫩紅,苔黃而幹或光剝無苔,脈細弱。 治則治法:益氣生津,清解餘熱。 中成藥:參麥注射液10~60ml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
2017-03-05 -
氣虛血脫型傷寒
症狀:腹部不適,便血量多,頭暈乏力,面色蒼白,身熱驟降,汗出肢冷,脈象細數。 治則治法:補氣固脫止血。 中成藥:①斷血流顆粒,口服,1次6.5g,1日3次;②參附注射液20~100ml加入5%~1...
2017-03-05 -
熱入營血型傷寒
症狀:身熱夜甚,煩躁不安,或神志昏蒙,循衣摸床,或身發斑疹,或腹痛,甚則大便下血,舌絳少苔而幹,脈細數。 治則治法:清營泄熱,涼血散血。 中成藥:①局方至寶丸,口服,1次1丸,1日2次,小兒用量遵...
2017-03-05 -
濕遏衛氣型傷寒
症狀:頭痛,身重惡寒,身熱不揚,午後熱甚,口不渴,胸悶不饑,苔白膩,脈濡緩。 治則治法:芳香辛散,宣化表裡濕邪。 中成藥:①午時茶顆粒,沖服,1次6g,1日1~2次。②柴連口服液,口服,飯後半小時...
2017-03-05 -
胃腸濕熱型傷寒
症狀:壯熱口渴,汗出不解,噁心嘔逆,大便溏而不爽,頭身困重,胸悶脘痞,納呆腹脹,渴不思飲,小便短赤,苔白膩或黃膩,脈滑數或濡。 治則治法:清利濕熱,理氣和中。 中成藥:①中滿分消丸,口服,1次6g...
2017-03-05 -
傷寒副傷寒的防治
傷寒、副傷寒的防治,關鍵是提供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和有效的汙水處理系統。嚴格做好飲用水的氯化和過濾,可使本病發病率明顯下降。在傷寒、副傷寒呈地方性流行而又沒有可靠的安全衛生水供應的地區。應該因地制宜,...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