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防暑濕型感冒有四種武器
最近的天氣悶熱潮濕,儘管已經立秋,大多數人家的空調還是停不了,一進一出、一冷一熱、整晚空調開得太涼、吃了太多的冷飲等等,也許是抵抗力下降造成病毒乘虛而入,最近感冒的人非常多。感冒本身不是大病,但容易...
2017-03-05 -
暑濕型感冒有什麼症狀
暑濕季節感受到風寒之邪或風熱之邪誘發的感冒,稱之為暑濕感冒。暑濕感冒與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有相似的感冒症狀,即畏寒、發熱、肌肉關節酸痛。不同的是,暑濕型感冒季節性非常明顯。 暑濕型感冒有什麼症狀 暑濕...
2017-03-05 -
中暑與暑濕感冒如何區分
暑濕季節感受到風寒之邪或風熱之邪誘發的感冒,稱之為暑濕感冒。暑濕感冒與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有相似的感冒症狀,即畏寒、發熱、肌肉關節酸痛。不同的是,暑濕型感冒季節性非常明顯。那麼,中暑與暑濕感冒如何區分...
2017-03-05 -
暑濕厥逆型流行性出血熱
症狀:神昏驚悸,身熱氣粗,汗出如油,手足厥冷,脈洪大而數或脈伏。 治則治法:清心開竅,清氣涼營。 中成藥:參附注射液20~100ml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靜脈滴注,1日...
2017-03-05 -
薄荷茶能緩解夏季暑濕引起的胃脹氣
夏季由於氣溫較高,再加上空氣中濕度較大,人們極易受暑濕之邪的困擾,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減弱,此時,如果過量攝入冷飲及冰鎮後的水果,常會進一步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胃脹氣等不適也常常會找上門來。其實...
2017-03-05 -
夏季易患暑濕感冒,推薦食療驗方
感冒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夏季也是感冒的易發期,暑濕感冒是夏季高發的一種感冒類型,如貪吃涼食,受寒等都會引發暑濕感冒,那麼患了暑濕感冒我們該如何治療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暑濕感冒的治療方法。 ...
2017-03-06 -
夏季暑濕感冒如何防治
夏季也是感冒的高發季,吃藥要注意和秋冬季的感冒區別開來。夏季感冒其特點是因為夏季悶熱,濕度比較大,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比較貪涼,比如吹空調等,感受了風寒之邪。那麼夏季如何防治感冒呢? 暑濕感冒是夏天特...
2017-03-06 -
漂流常識之漂流注意事項
現在各種漂流的遊玩景點很多,也有不少事故出現,那麼你在選擇漂流時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呢?都要帶哪些物品呢? 1、漂流出發前在穿著上應儘量選擇簡單、易幹的衣服,可是不能太薄或色彩太淡,要不萬一掉到水...
2014-07-24 -
暑濕感冒如何退熱
炎炎夏日,熱浪襲來,像蒸桑拿一樣讓人難受,除了熱之外,空氣中的濕氣也比較重,再加上夏季人們喜歡吹風扇、歎空調、沖冷水澡、喝大量冷飲等以圖涼快,如此外熱內冷,一不小心就感冒中招了。俗語也有言:“千寒...
2017-03-07 -
夏季感冒要分清是暑濕感冒還是暑熱感冒
蒸籠一般的“桑拿天”固然讓人痛苦,而比“桑拿天”更痛苦的是在這種天氣患上感冒。人們大多籠統地把暑天感冒叫做“熱傷風”,認為發發汗、吃點感冒藥就行了,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暑天感冒並不等於“熱傷風”...
2017-03-07 -
中醫:經絡流注時間表
經絡流注時間表 清晨3:00~5:00【肺經,服用藥物效果好】 《寅時》血氣流注於肺,稱為「手太陰肺經」。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時過敏性鼻炎及咳嗽、氣喘易發作;有些醫師認為嚴重氣喘患者,應在...
2014-04-17 -
暑濕天選擇三大健脾清熱方
大暑過後氣候的特點是濕熱、暑熱,醫院體檢科主任陳瑞芳稱,此時,按照中醫來講,相應的臟腑是脾,在這種天氣下,人們往往會感覺出汗不暢、全身黏膩、口渴心煩、夜間失眠、容易疲勞,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多吃一些健...
2012-09-29 -
《傅青主女科》產後編下卷 流注第二十八
產後惡露流於腰臂足關節之處,或漫腫、或結塊,久則腫起作痛,肢體倦怠,急宜用蔥熨法以治外腫;內服參歸生化湯以消血滯,無緩也。未成者消,已成者潰。蔥熨法:用蔥一握,炙熱,搗爛作餅,敷痛處,用厚布二、三層...
2017-03-07 -
閻明廣與《子午流注針經》
【生平】 閻明廣,金代中世人,約生活於西元十二世紀,生卒年月不詳。 【學術成就】 閻明廣著有《子午流注針經》一書。作者十分推崇何若愚的學術思想,將何氏的《流注指微針賦》置於全書之首並詳加注釋,其餘部...
2017-03-07 -
何若愚與《流注指微針賦》
【生平】 何若愚,金代中世人,生卒年月不詳。 【學術成就】 何若愚著有《流注指微論》和《流注指微針賦》,其中《流注指微針賦》是對《流注指微論》的進一步完善。該書成書不晚於西元1153年,篇幅不長,言...
2017-03-07 -
夏日暑濕感冒藥膳解
防治暑濕感冒,除可選用一些中成藥如藿香正氣丸、清肺丸等,還可選用食療方。 1.藿香葉湯:水開後加入20克藿香葉,5分鐘後放入少量白糖即可,每天服3~4次。 2.藿香葉粥:先用粳米100克煮粥...
2010-08-10 -
夏天暑濕重腸胃不適 中醫五大食譜去暑濕
夏令氣候炎熱,容易發生暑濕,若人體正氣不足,或因天氣炎熱而嗜食生冷,以致水濕內積,就很容易生病。暑濕侵表,可見發熱、頭痛、身重體倦,肢體酸痛,脘痞胸悶等症狀;若從口鼻而人,困擾胃腸氣機,則見高熱,吐...
2013-07-24 -
養生要領:順應“風寒暑濕燥火”與大自然齊步走
大自然有“風寒暑濕燥火”6種氣候變化。中醫講究天人合一,也就是說,人要隨著大自然的變化而變化。比如,颳風下雨應注意增減衣物,夏天炎熱注意避暑,少吃冷飲,別用過冷的水洗臉,尤其要少到太陽底下活動,年...
2017-03-07 -
小暑避暑濕養肺氣
7月7日是小暑節氣。“暑”即炎熱,小暑意即小熱。俗話說“熱在三伏”(今年7月19日入伏),此時應減少外出,以避暑氣。民間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因為夏季容易食欲不振,而餃子正是開...
2017-03-07 -
暑濕感冒有藥粥
中醫認為,暑為夏季主氣,乃火熱所化,暑月感冒,除了感冒症狀外,常兼有暑邪的一些特殊症狀。暑為陽邪,其性炎熱,因而易出現高熱、煩渴、汗出等;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而見心煩、尿黃短少、氣短乏力等;暑多夾...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