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虛生風化燥型旋耳瘡
治療方法:地黃飲加減。癢甚者加蟬蛻、地膚子、苦參等。 證候表現:耳部瘙癢,纏綿難愈;可伴面色萎黃、納差、身倦乏力等症,舌質淡,苔白,脈細緩。檢查見外耳道、耳廓及其周圍皮膚增厚、粗糙、皸裂,上覆痂皮...
2017-02-18 -
血虛生風什麼症狀?血虛生風竟是這樣!
在中醫當中有一種病症被稱為血虛生風,眾所周知,氣血乃是人體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一旦身體缺血就可能引發血虛。那麼,血虛生風在臨床上都會有哪些具體症狀呢?病因又是什麼? 臨床表現 眩暈,肢體震顫、...
2016-10-25 -
房子不見光難聚財 養生風水需遵守四大原則
房屋風水學的四大原則1房子不見光所謂不見光的房子,是指不管是白天太陽有多好,能照到房內的陽光始終很少很少,像這樣的情況就導致了陰氣加重,陰氣加重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脾氣不好,容易夫妻之間產生矛盾,另一...
2014-12-03 -
秋季養生要“花心” 潤燥生津離不開4種花
秋季潤燥多吃四種花1菊花。菊花為秋季代表花,為四君子之一,形態秀美,香味淡雅怡人,具有疏散風熱,清熱養肝的功效。一般選擇杭白菊或貢菊泡茶飲用,或與枸杞同泡為枸杞菊花茶,可以疏肝養血、潤燥,並具明目功...
2014-10-11 -
活血潤燥生津湯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熟地黃各3克 天冬 麥冬 栝樓各2.5克 桃仁的功效與作用(研)紅花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功能主治】養血滋陰,生津潤燥。治內燥。津液枯少。【用法用量】水...
2017-02-28 -
血燥生風型皮膚癌
治療方法:藜蘆膏、梔子清肝湯。 證候表現:或瘡口胬肉突出如菌,大小不同,或出如蛇頭,長短不一,揩損每流鮮血,久亦虛人。 病因病機:翻花瘡者,由瘡瘍潰後,肝火血燥生風所致。 治則治法:治法當滋肝養血...
2017-03-04 -
活血潤燥生津飲
【別名】生津散【處方】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瓜蔞仁、麻子仁、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當歸的功效與作用、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熟地黃、天花粉各等分。【功能主治】活血,潤燥,生津。主燥渴。【用法用...
2017-03-04 -
肝脾生風型丹毒
治療方法:急向赤腫周圍,砭出紫黑血,以瘦牛肉片貼之(羊肉片亦可),其毒即可減半。化斑解毒湯、雙解貴金丸。 病因病機:丹毒肝脾熱極生,嘔噦昏脹毒內攻。(注)此證由肝、脾二經,熱極生風所致。 證候表現...
2017-03-04 -
胃熱生風型白禿瘡
治療方法:先宜用治禿瘡洗方,再用豬肉湯洗之,隨擦躑躅花油。 證候表現:日久延漫成片,發焦脫落,即成禿瘡。 處方:先宜艾葉鴿糞煎湯。 方用:先宜用治禿瘡洗方,再用豬肉湯洗之,隨擦躑躅花油。 處方:豬...
2017-03-04 -
陽虛生風型子癇
治療方法:理中東加防風鉤藤。 證候表現:忽然昏冒不知,須臾則醒,過時復發,久則變痙。痙即口噤搐搦,背腰反張,如兒童發驚之狀。 病因病機:或因中寒而發者。 處方:宜用理中東加防風、鉤藤。 出處:《產...
2017-03-05 -
熱盛生風型驚風
治療方法:利驚圓。 證候表現:因聞大聲或大驚而發搐,發過則如故,身熱面赤引飲,口中氣熱,大小便黃赤,劇則搐也。 病因病機:此無陰也。蓋熱盛則風生,風屬肝,此陽盛陰虛也。 處方:故利驚圓主之。 治則...
2017-03-05 -
胃虛生風型驚風
治療方法:溫白圓、醒脾散、神寶既濟丹、蟬蠍散、來複丹、聚寶丹、大醒脾散、王氏惺惺散、乙保生丹。 病因病機:傳慢候而尚有陽證者。 治則治法:不必回陽,但與截風調胃,可冷可熱,惟均平陰陽而已。 處方:...
2017-03-05 -
健康養生風水學 臥室佈置有六禁
風水學:臥室佈置六大禁忌1電器過多,尤其電視正對床腳 臥室內電器過多在風水上被稱為“火宅”,影響健康。現代醫學理論也指出,電器輻射確實損害人體健康。腳是人的第二心臟,處於待機狀態的電視若正對床腳,其...
2014-07-16 -
茶湯滋陰潤燥生津止渴
配方 小米500克,白糖500克,桂圓肉50克,糖玫瑰50克。(可制10碗)小米洗淨,放在冷水盆中浸泡7小時,撈出瀝淨水分,放在石碾上碾碎,磨成細麵粉;桂圓肉切成小塊。取細麵粉50克左右,放入碗中...
2017-03-07 -
白茅根雪梨豬肺湯潤燥生津 秋季藥膳湯防秋燥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乾燥的症狀,如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對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開水中加鹽或蜂蜜,儘量少吃油炸、燒烤以及熱性食物,如...
2013-09-24 -
兩天后立秋養生:不宜大補 食物宜選潤燥生津類
8月8日即將迎來立秋,專家表示,經過一個漫長炎熱的夏季,人們的脾胃多有損傷,消化功能尚處於脆弱狀態。因此,剛入秋不宜大補,應以調理脾胃功能為主,為秋冬寒冷季節進補打下良好基礎。食物宜選潤燥生津類專家...
2015-08-06 -
秋季飲食重在潤燥生津 5大降火生津潤燥食療
專家表示,經過一個漫長炎熱的夏季,人們的脾胃多有損傷,消化功能尚處於脆弱狀態。因此,剛入秋不宜大補,應以調理脾胃功能為主,為秋冬寒冷季節進補打下良好基礎。 秋季食物宜選潤燥生津類 立秋雖然標誌著秋...
2014-09-01 -
邪留包絡熱極生風型伏暑
證候表現:如初起身熱頭疼,繼即手足麻木,瘛疭神昏,脈象沉數或弦數,舌紅邊紫。 病因病機:此即張司農所謂暑入肝經則麻木。實系暑沖心包,熱極動風而致神昏瘛疭也。 處方:宜與銀花、連翹、蒺藜、木瓜、益元...
2017-03-08 -
熱極生風
熱極生風 病證名亦稱熱盛風動。 指溫熱病的高熱期出現壯熱、昏迷、筋脈強急、抽搐、甚則角弓反張等症狀。 因邪熱熾盛,傷及營血,燔灼肝經,使筋脈失其濡養所致。 臨床多見高熱驚厥,神昏譫語,四肢...
2017-03-08 -
立秋吃什麼 多吃潤燥生津類的食物
秋季時,人們大多數都患有脾胃功能衰退的症狀,這是因為在夏季我們吃了很多的冷飲來降低自身的溫度。如果這個時候大量的吃滋補食物,會使脾胃的負擔不斷的加重。所以,初秋進補時應該選擇清補,而不是滋膩。 食...
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