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對“癌毒”的認識
現代醫學認為,所謂癌毒,泛指在正常生命過程中機體內不存在的物質,或原本適應機體生命活動的物質超過了生命機體的需要,而對機體形成危害者。在腫瘤患者身上多表現為多種毒物堆積,如癌細胞釋放的各種生化因數...
2017-03-08 -
糖尿病使用胰島素的認識誤區
一、胰島素是人體內能夠分泌的一種激素,而且是唯一能夠降低血糖的激素,有些人之所以要得糖尿病,就是因為體內的胰島素絕對或者相對不足,血糖不能夠控制到正常範圍內;血糖高了以後,就會通過腎臟從尿裡...
2014-04-14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認識
流行性斑疹傷寒需要借助體虱傳播,因此該病的流行和衛生條件有關,最初曾經被稱為“監獄熱”,往往與貧窮相關聯,只要對該病有所瞭解和認識,在衛生條件比較差的地方一旦出現發熱、皮疹、頭痛、意識障礙就要考慮是...
2017-03-08 -
癔症的病因
癔症多發病於16~30歲之間,女多於男。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發病的主要原因。驚恐,被侮辱,委屈,不如意以及親人的遠離等較強烈的精神創傷,往往是癔症第一次發病的誘因。至於以後的發病,不一定都有很強...
2017-03-08 -
癔症的病因有哪些
(1)情感代替理智:癔症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緒反應強烈而不穩定,容易從一種情感轉移為另一種情感,他們對人處事往往感情用事,整個精神活動均易受情感的影響而趨向極端。如對某人有好感時,覺得他十全十...
2017-03-08 -
癔症的概述
癔症(hysteria),又稱歇斯底里,是一種較常見的神經病,以鄉村多見。是一類由精神因素,以鄉村多見。如重大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各...
2017-03-08 -
癔症的預防
預防 首先要正確對待癔症患者,癔病是神經症而非精神病,癔症患者並無神經系統的器質性病變一旦誘因消失,患者會霍然而愈。第二要注意緩解緊張情緒,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輕鬆的環境因為緊張情緒是蘊釀癔症的溫床...
2017-03-08 -
癔症的治療
治療 因本病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起病,病程可隨臨床徵象的不同而有差異。情感爆發、意識障礙、抽搐發作,一般於短期內即可消失,但常常有再發傾向。內臟機能失調和運動、感覺症狀則歷時較久,且於好轉後也可再...
2017-03-08 -
癔症的鑒別診斷
鑒別診斷 癔症的疹斷必須具有排除性與支持性兩種依據。因此,診斷本症必須詳詢病史、症狀演變進程,與疾病發生發展有關因素;認真分析症狀的起因,性質和特徵;詳細查體和必要的輔助檢查,以排除其它疾病;尤其是...
2017-03-08 -
腦出血的認識
有資料表明,80%以上的腦出血病人有高血壓病史,所以,過去常有人稱為高血壓性腦出血。腦出血發病多較忽然,病情進展迅速,嚴重時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惡化,病人出現意識障礙,偏癱,嘔吐和大小便失禁等,並可有...
2017-03-08 -
短暫腦缺血發作的認識
引起短暫腦缺血發作的原因很多。動脈粥樣硬化是基礎病因,而下列一些觸發因素的作用,可使腦小動脈閉塞,引起局限缺血缺氧發作症狀。如:主動脈一顱腦動脈粥樣硬化時附壁血栓、粥樣斑塊等散落於血流進入腦中形成微...
2017-03-08 -
腦栓塞的認識
腦栓塞的栓子種類很多,可有多種疾病所產生的栓子進入血液,阻塞血管而誘發。而心臟病是腦栓塞的最常見原因。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左心房擴大,心臟血流緩慢、淤滯,易使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當血流不規則或心...
2017-03-08 -
腦膜的認識
腦膜炎比較罕見,在美國,每年發病少於3000例,大多數為兩歲以下的嬰兒。開始的症狀類似感冒,如發熱、頭痛和嘔吐,接下來嗜睡和頸部疼痛,特別是向前伸脖子時痛。小孩子經常因弓後背時感到疼痛。乙腦會有暗紅...
2017-03-08 -
震顫麻痹的認識
震顫麻痹又稱帕金森氏病,好發于中年以上男性。臨床以震顫、肌肉強直和運動減少為特徵,其確切病因至今不明。西醫大多採用左旋多巴或抗膽鹼能藥物治療,雖有療效,但不少病人因副作用大而被迫停藥,或因久服,藥效...
2017-03-08 -
中醫學對冠心病病因病機的認識有哪些?
中醫學認為,冠心病屬於心臟與營養心臟之脈絡的疾病,其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又與整個機體變化有密切的關係。主要方面是由於年老體衰,正氣虧虛,臟腑功能損傷,陰陽氣血失調,加上七情內傷、飲食不節、寒冷刺激、...
2017-03-09 -
更年期綜合征的認識
大多數婦女由於卵巢功能減退比較緩慢,機體自身調節和代償足以適應這種變化,或僅有輕微症狀。少數婦女由於機體不能很快適應,症狀比較明顯,但一般並不需特殊治療。極少數症狀嚴重,甚至影響生活和工作者,則需要...
2017-03-09 -
骨質疏鬆的認識
許多人誤以為骨質疏鬆就是缺鈣,而多吃含鈣豐富的食品或鈣製劑就能補鈣。他們不瞭解鈣被人體吸收和利用,有其他條件。它們是: (1)維生素D的參與。維生素D活化後可以使腸子上表達更多的腸鈣蛋白,腸鈣蛋白是...
2017-03-09 -
為什麼認為“得了癲癇會成為終身殘疾”的認識是錯誤的?
許多人以為得了癲癇一輩子就算完了,不是殘疾也是呆傻,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只要能得到及時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多數癲癇病人的預後是好的。一組癲癇患者經20年的長期隨訪,有70%—80%的病人發作可在最...
2017-03-09 -
中醫對癲癇病因病機的認識
祖國醫學對癲癇病因病機的認識,大多歸於外感六淫,內傷情忘,先天不足,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或受驚恐,痰濁上擾、蒙蔽清竅擾動心神、阻遏經絡而發為癲癇,常概括為風,痰、食、瘀、虛、驚幾木病因,而尤以驚為著...
2017-03-09 -
對速食麵和罐頭的認識誤區
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速食麵和罐頭的味道,也許是一碗熱騰騰的美味,也許是生病才能解饞的甜膩。但漸漸,它們被當成了不健康食物的代表,“吃速食麵對身體不好”、“少吃些罐頭,都是防腐劑”,各種警告和念叨不絕...
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