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節令特點
每年11月22日或23 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40度時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開始下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
2017-03-07 -
立秋節令特點
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是秋季開始的標誌,此時農作物快成熟了。 立秋又稱交秋,從這一天...
2017-03-07 -
處暑節令特點
著有《清嘉錄》的顧鐵卿形容處暑:“土俗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曆十八日而始涼;諺雲: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說,處暑後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炎熱天氣。 處暑節氣在每年8月23日,處於太陽...
2017-03-07 -
白露節令特點
時值西曆的9月8日或9日,處於黃經165度。此時農作物即將成熟,“秋老虎”也將逝去,氣候轉涼。一天當中,早、中晚溫差變化較大,早、晚涼,中午熱。因氣溫降低較快,夜間溫度已達白露的條件,因此,露水凝結...
2017-03-07 -
秋分節令特點
秋分為陽曆9月22日,23日或24日,處於黃經180度。此時,太陽又直射赤道上,即在黃赤道相交點上,晝夜平分,故稱秋分。因北半球天氣轉涼,候鳥大雁、燕子、杜鵑等都開始成群結隊地從逐漸寒冷的北方飛往南...
2017-03-07 -
霜降節令特點
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時值西曆lO月23日或24日。此時氣候已漸寒冷,-夜晚下霜,晨起陰冷,開始有白霜出現。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 露凝結為霜而下降,所以稱之為霜...
2017-03-07 -
小暑節令特點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金105度時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此時天氣以熱,但尚未達到幾點,所以稱作“小暑”。時至...
2017-03-07 -
大暑節令特點
“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度。這時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呈、澇、風災也最為頻繁。這個節氣雨水多,諺語說:“小暑大暑...
2017-03-07 -
雨水節令特點
農諺有雲:“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雨水時節凍土層變淺,土壤表層夜凍日化,開始返漿,有利於小麥返青,因此適合播種。 雨水是春季第二個節氣,每年西曆2月20日左右,此時處於太陽黃經330度。這時春風...
2017-03-07 -
春分節令特點
每年陽曆3月21日左右,太陽處於黃經0度,為春分。此節氣為春季的中分點。此時太陽直射赤道,晝夜等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
2017-03-07 -
清明節令特點
清明節在2008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2008年的4月4日為第一個“清明節”法定假日。清明節占時也叫三月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
2017-03-07 -
穀雨節令特點
每年西曆4月21日左右為穀雨,太陽到達黃經30度,為雨生百穀的意思。“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穀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這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
2017-03-07 -
小滿節令特點
每年西曆5月21日左右為小滿,處於太陽黃經60度。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古有“大落大滿,小落小滿,,之諺語。‘‘落’’是下雨的意思,雨水愈豐沛,將來...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