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證的病因病機
1、感受外邪:外邪侵襲、損傷脈絡而引起出血,其中以感受熱邪所致者為多。如風、熱、燥邪損傷上部脈絡,則引起衄血、咳血、吐血;熱邪或濕熱損傷下部脈絡,則引起尿血、便血。 2、情志過極憂思惱怒過度,肝氣...
2017-03-04 -
血證的臨床表現
血證具有明顯的證候特徵,即表現血液或從口、鼻,或從尿道、肛門,或從肌膚而外溢。出血既是一個常見的症狀,又是一個常見的體征,患者及家屬一般均對此高度重視,常能做到快速求醫診治。 血證以出血為突出表現...
2017-03-04 -
血證的鑒別診斷
一、診斷 鼻衄 凡血自鼻道外溢而非因外傷、倒經所致者,均可診斷為鼻衄。 齒衄 血自齒齦或齒縫外溢,且排除外傷所致者,即可診斷為齒衄。 咳血 1、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癆等肺系病證。 2、血由肺、氣...
2017-03-04 -
血證的轉歸與預防
一、轉歸預後 血證的預後,主要與下述三個因素有關:一是引起血證的原因,一般來說,外感易治,內傷難治,新病易治,久病難治;二是與出血量的多少密切有關。出血量少者病輕,出血量多者病重,甚至形成氣隨血脫...
2017-03-04 -
衛氣營血證的傳變
溫熱病的整個發展過程,實際上就是衛氣營血證候的傳變過程。它體現了溫病發生發展的規律性。衛氣營血證候的傳變秩序,一般有順傳和逆傳兩種形式。 順傳:指病變多從衛分開始,依次傳入氣分、營分、血分。它體現了...
2017-03-07 -
什麼是脾不統血證
【概念】脾不統血證是指由於脾氣虛弱,不能統攝血液,而致血溢脈外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又稱氣不攝血證。多由久病氣虛,或勞倦過度,損傷脾氣,以致氣虛統血失權所致。本證以脾氣虛證和出血並見為審證要點。 【臨床...
2017-03-07 -
腸傷寒“蓄血證”治驗一則
馬某,男,60歲。1982年夏暑之際,因罹患“腸傷寒”在當地醫院予抗生素治療後,身熱已退,但仍瀉下紫黑色稀便數百毫升,神志漸昏沉,因家中經濟拮据,出院回家準備後事。適逢單兆偉回鄉,遂延請其診治。察...
2017-03-08 -
血證型痘
證候表現:鼻衄血者,熱流於肺也;口吐血者,熱蘊於胃也;小便血者,熱注於小腸;大便血者,熱滯於大腸。 病因病機:皆由熱留於裡,致血而妄行也。 處方:急用涼血地黃湯主之。 預後:治之而血止則生,不止則...
2017-03-08 -
蓄血證_時病
【蓄血證】傷寒太陽腑證的另一種證侯。主要表現為身熱,神志如狂,少腹脹滿,拘急不舒,小便自利。是由表熱隨經入裡,與血相搏,瘀熱阻滯少腹,上擾心神所致。嚴重者少腹硬滿,小便自利,發狂,或身發黃,色瘀暗,...
2017-03-10 -
大便下血證
【病人基本資料】 阜城杜××,年四十五歲,得大便下血證。 【病因】 因勞心過度,每大便時下血,服藥治癒。因有事還籍,值夏季暑熱過甚,又複勞心過度,舊證復發,屢治不愈。遂來津入西醫院治療,西醫為其血在...
2017-03-10 -
藕粥主治血證
【來源】《老老恒言》。 【配料】鮮藕200克、粳米100克、白砂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鮮藕洗淨,去節,切成薄片,與淘洗乾淨的粳米同放沙鍋內或鋁鍋內,加水煮成粥,粥成加入白砂糖,和勻即成。 【功效...
2017-03-10 -
第二節 血證
血證,通常表現為血液或從口、鼻,尿道、肛門,皮膚而外溢。為什麼會有這種症狀?血證的範圍也很廣泛,目前醫學上是如何治療的呢?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血證有關的疾病知識。 凡由多種原因引起火熱熏灼或氣虛不...
2017-03-10 -
咳血兼吐血證
【病人基本資料】 堂侄女××,適鄰村王氏,年三十歲。于乙酉仲春,得吐血證。 【病因】 因家務自理,勞心過度,且稟賦素弱,當此春陽發動之時,遂病吐血。 【證候】 先則咳嗽痰中帶血,繼則大口吐血,其吐時...
2017-03-10 -
什麼是脾不統血證?
【概念】脾不統血證是指由於脾氣虛弱,不能統攝血液,而致血溢脈外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又稱氣不攝血證。多由久病氣虛,或勞倦過度,損傷脾氣,以致氣虛統血失權所致。本證以脾氣虛證和出血並見為審證要點。 【...
201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