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氣營血辨證在臨床上的意義
衛氣營血辨證是認識溫病發展變化規律和辨別溫病不同證候的方法,在臨床運用上有重要意義: 1、概括溫病發展過程中四個不同的病理階段。衛分階段,是溫病的早期,氣分階段,是溫病的中期;營分階段,是溫病的嚴...
2017-02-19 -
邪在衛氣型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症狀:持續高熱,微惡風,雙目紅赤,口唇泛紅,口腔黏膜潮紅,咽紅或痛,手足微腫稍硬,手掌、足底潮紅,皮疹顯現,頸部臖核腫大,肛周皮膚發紅,口渴喜飲,或伴咳嗽,納差,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指紋淡紫。...
2017-02-27 -
衛氣營血辨證與三焦辨證的異同
衛氣營血辨證與蘭焦辨證均是認識溫病發展變化規律、辨別證候和概括施治的方法。這兩個辨證方法雖然名稱不同,但在溫病臨床上都是為了分析病理變化,明確病變部位,掌握病勢進退,認識病情輕重,說明疾病演變過程...
2017-03-05 -
濕遏衛氣型傷寒
症狀:頭痛,身重惡寒,身熱不揚,午後熱甚,口不渴,胸悶不饑,苔白膩,脈濡緩。 治則治法:芳香辛散,宣化表裡濕邪。 中成藥:①午時茶顆粒,沖服,1次6g,1日1~2次。②柴連口服液,口服,飯後半小時...
2017-03-05 -
衛氣同病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症狀:發熱惡寒,咽喉腫痛,頭痛項強,煩躁不安,噁心嘔吐,或可見皮膚斑疹,舌尖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數。 治則治法:清氣和衛,解表透邪。 中成藥:①芩翹口服液,口服,1次20ml,1日3次;②黃連上清...
2017-03-05 -
衛氣同病型小兒流行性乙型腦炎(初期)
症狀:發熱,或持續高熱,微惡風寒,或但熱不寒,煩躁不安,噁心,嘔吐,嗜睡,頸項強硬,四肢抽搐,易驚惕,少汗,頭痛,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幹結,舌質紅,苔薄黃膩,脈浮數有力,或脈洪數,指紋浮紫。 治則...
2017-03-05 -
暑犯衛氣型流行性乙型腦炎(急性期)
症狀:發熱較高,或微有惡寒,頭痛,頸項強直,噁心嘔吐,口渴,倦怠及嗜睡,舌質紅,苔微黃,脈浮數。 治則治法:辛泄暑熱,清氣解毒。 中成藥:①芩翹口服液,口服,1次20ml,1日3次;②黃連上清丸,...
2017-03-05 -
中醫衛氣營血辨證
從中醫理論分析,衛氣營血辨證應該從臨床表現、證候分析等多方面辨證,這樣更有利於我們的治療,中醫治療方法非常有效,對於衛氣營血我們應該深入瞭解,下文詳細的介紹了中醫衛氣營血辨證,希望大家能多瞭解。...
2016-04-26 -
衛氣—《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二篇
黃帝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穀而行化物者也。其氣內幹五臟,而外絡肢節。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竊之...
2017-03-07 -
衛氣失常—《黃帝內經·靈樞》第五十九篇
黃帝曰:衛氣之留於腹中,搐積不行,菀蘊不得常所,使人支脅胃中滿,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氣積於胸中者,上取之,積於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滿者,旁取之。黃帝曰:取之奈何?伯高對曰:積於上,瀉人...
2017-03-07 -
衛氣行—《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六篇
黃帝問于岐伯曰:願聞衛氣之行,出入之合,何如?岐伯曰: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為緯,虛張為經。是故房至畢為陽,昴至心為陰。陽主晝,陰主...
2017-03-07 -
衛氣營血辨證的臨床意義
衛氣營血辨證的臨床意義有三:①是溫熱病發展的四個不同階段中四類不同證候的概括。也是反映病邪由表入裡的四個層次;②標明了溫熱病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即其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機體衛氣營血的功能失調或損害;③...
2017-03-07 -
衛氣營血辨證概要
衛氣營血辨證是清代葉天士所創立的一種論治外感溫熱病的辨證方法。即將外感溫熱病發展過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病理階段,分為衛分證、氣分證、營分證、血分證四類,用以說明病位的淺深、病情的輕重和傳變的規律,並指導...
2017-03-07 -
衛氣營血證的傳變
溫熱病的整個發展過程,實際上就是衛氣營血證候的傳變過程。它體現了溫病發生發展的規律性。衛氣營血證候的傳變秩序,一般有順傳和逆傳兩種形式。 順傳:指病變多從衛分開始,依次傳入氣分、營分、血分。它體現了...
2017-03-07 -
衛氣營血辨證
【衛氣營血辨證】是應用於溫熱病的一種辨證施治方法。它概括了溫熱病發展過程中四個不同階段及其病理表現。一般來說,初起病在衛分,顯示較輕較淺;由衛分到氣分,顯示已病進一層,入營分則病變逐漸深入而加重,至...
2017-03-08 -
營衛氣血的具體含義
營、衛、氣、血,是經脈循行中,統一的功能與物質。營、衛是功能,氣、血是物質。營、衛、氣、血,是由天氣與地氣結合而成。肺氣通於天,故司呼吸。脾氣通於地,故化飲食。脾、胃為中焦,而脾胃吸收食物的精華,...
2017-03-08 -
邪遏衛氣型濕溫
處方:宜羌活、葛根、六神曲、蒼術皮、枳殼、廣皮等味。頭不痛去羌活。然頭為諸陽之首,頭痛必挾風邪,故用羌活,不獨勝濕,兼以祛風。 病因病機:身重惡寒,濕遏衛陽之表證。而此條總是陰濕傷表之候。濕在表分...
2017-03-08 -
衛氣同病
指表邪入裡化熱,氣分的熱勢已盛而表寒仍未消除的病機。 病證名。指表邪入裡化熱,氣分的熱勢已盛而表證仍未消除的病證。 症見壯熱、口渴、心煩、汗出,伴有惡寒、身痛,舌苔薄白微黃或黃白相兼。治宜清熱...
2017-03-11 -
表氣不固(衛氣不固)
衛氣有溫養皮膚,開合毛竅和調節寒溫、抵禦外邪的作用。如衛氣虛則不能固表。皮膚腠理疏鬆,外邪容易侵入,易得感冒。發病時,表現為自汗,怕風等症狀。 表氣不固,病證名。即衛氣不固。醫學敎(國家醫師資格...
2017-03-11 -
《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六篇之衛氣行
黃帝問于岐伯曰:願聞衛氣之行,出入之合,何如?岐伯曰: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為緯,虛張為經。是故房至畢為陽,昴至心為陰。陽主晝,陰...
201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