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脈之相兼脈介紹
《脈經》:“寸口脈滑而遲,不沉不浮,不長不短為無病。關上脈滑而大小不勻是為病方欲進,不出一二日,複欲發動,其人欲多飲,飲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者死;關上脈緊而滑者蛔動。尺脈滑而疾血虛,尺脈沉而滑...
2017-03-07 -
沉脈之相兼脈介紹
《脈經》:“沉而弦者,懸飲內痛;沉而遲,腹髒有冷病;沉而急,病傷寒、暴發虛熱;沉而滑,為下重,亦為背膂痛;陰邪來見沉細。寸口脈沉而堅者,病在中;寸口脈沉而弱者,日寒熱,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脈沉而緊,...
2017-03-07 -
浮脈之相兼脈相關介紹
《脈經》:“浮而大者,中風頭重、鼻塞。浮而緩者,皮膚不仁,風寒入肌肉。浮而滑者,宿食。浮短者,其人肺傷,諸氣微少,不過一年死,法當嗽也。浮洪大者,傷寒。浮滑而疾者,食不消,脾不磨。浮而細滑,傷飲。...
2017-03-07 -
中醫脈象之遲脈
遲脈亦是單因素並具有獨立意義的脈象之一,它的特徵是脈的跳動慢。在古醫籍中就有所記述,如《內經》說:“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寒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素問·三部...
2017-03-07 -
二十八脈及主病之遲脈類
1、 緩脈 脈象特徵:緩脈有兩種意義,一是脈來和緩,一息四至(每分鐘60~70次),可見于正常人。亦稱為平緩脈,是脈有胃氣的一種表現。周學霆曰:"緩即為有神也",即指平脈緩和之象。二是脈勢縱緩,緩...
2017-03-07 -
遲脈
概述 脈搏來去緩慢,脈率每分鐘在41次至59次之間(一息三至),脈律規整的脈象。 遲脈主寒證,因寒則氣血凝滯,氣血運行緩慢。 若脈遲而有力,為實寒證; 脈遲而無力,為虛寒證,陽氣虛弱,...
2015-07-28 -
論革脈之形狀及治法
革脈最為病脈中之險脈,而人多忽之,以其不知革脈之真象,即知之亦多不知治法也。其形狀如按鼓革,外雖硬而中空,即弦脈之大而有力者。因其脈與弦脈相近,是以其脈雖大而不洪(無起伏故不洪),雖有力而不滑(中空...
2017-03-10 -
肺朝百脈:百脈之氣朝於肺
將“肺朝百脈”理解為“朝百脈之血”,這與中醫五臟功能分屬、肺主治節的理論皆不相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肺朝百脈之氣”。“肺朝百脈之氣”提示了氣、血、脈、心與肺之間不僅在生理上相互聯繫,而且在病理情況下...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