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浮脈之相兼脈相關介紹

《脈經》:“浮而大者, 中風頭重、鼻塞。 浮而緩者, 皮膚不仁, 風寒入肌肉。 浮而滑者, 宿食。 浮短者, 其人肺傷, 諸氣微少, 不過一年死, 法當嗽也。 浮洪大者, 傷寒。 浮滑而疾者, 食不消, 脾不磨。 浮而細滑, 傷飲。 浮洪大長者, 風眩癲疾。 浮滑疾緊者, 以舍百病久易愈。 ”

《千金方》:“寸口脈浮而滑, 頭中痛。 寸口脈浮大, 按之反澀, 尺中亦徽而澀, 故知有谷氣縮食。 關上脈散浮, 積熱在胸中, 嘔吐蛔蟲, 心健忘。 尺散浮者, 客陽在下焦。 ”《崔氏四言舉要》:“浮鼓風熱, 浮遲風濕, 浮緊風寒, 浮緩風濕, 浮虛傷暑, 浮芤失血, 浮洪虛火, 浮微勞極, 浮濡陰虛, 浮弦痰飲,

浮滑痰熱, 浮散虛劇。 ”《三因方》:“浮大為鼻塞, 浮緩為不仁, 浮大長為風眩癃疾, 浮滑疾為宿食, 浮大而澀為宿食滯氣, 浮短為肺傷諸氣, 浮滑為飲、為走刺。 浮細而滑為傷飲, 浮滑疾緊為百合病, 浮散為大便堅、小便暾, 浮緊為淋、為癌閉。 ”

《參家樞要》:“浮大傷風鼻塞, 浮滑疾為宿食, 浮滑為飲。 左寸浮而虛遲, 心氣不足, 心神不安。 浮散, 心氣耗、虛煩, 浮而洪散, 心經熱。 關浮而數, 風熱入肝經, 浮而促, 怒氣傷肝, 心胸逆滿, 浮大胸脅脹滿。 尺浮打而芤, 男於小俱血, 婦人崩帶。 浮而遲冷疝, 臍下痛。 右寸浮而洪, 肺熱而咳, 浮而遲, 肺寒喘嗽。 關浮大而澀為宿食, 浮而遲脾胃虛。 尺浮而虛元氣不足, 浮而數, 下焦風熱, 大便秘。 ”

《外科精義》:“浮而大散者心也, 浮而短澀者肺也,

浮而數者熱也, 浮數之脈應發熱其不發熱而反惡寒者, 瘡痘之謂也。 ”

《瀕湖脈學》:“浮遲表風, 浮數表熱, 浮緊表寒。 浮而有力多風熱, 無力而浮是血虛。 ”

《診家正眼》:“無力表虛。 有力表實。 浮緊風寒, 浮遲中風, 浮數風熱, 浮緩風濕, 浮芤失血, 浮短氣病, 浮洪虛熱, 浮虛暑憊, 浮澀血傷, 浮濡氣敗。 ”

《醫學入門》:“浮而有力則為風, 浮而無力斯為虛。 浮數風熱微欲解, 浮遲身癢汗亦無, 浮緊滑疾百合辜, 浮大癮疹久為癩, 浮滑痰飲痛如錐。 ”

《醫宗必讀》:“有力為風, 無力血虛, 浮遲表冷, 浮數風熱, 浮緊風寒, 浮緩風濕, 浮虛傷署, 浮芤失血, 浮洪虛火, 浮微勞極。 浮濡陰虛, 浮散虛劇, 浮弦痰飲, 浮滑痰熱。 ”

《古今醫統》:“浮實為邪, 浮虛少氣, 浮盛按衰, 裡虛表實, 浮有按無, 無根之喻。

左寸浮而無力, 主表虛自汗, 腠理不固, 寒氣不衛, 惡寒寒戰、惡風。 浮而有力主表邪盛, 頭痛發熱, 目眥赤澀, 身疼或口幹。 左關浮而無力, 主表證, 目視不明目生花。 浮而有力表邪證, 主脅痛腹脹, 目痛目脹。 左尺浮而無力主表虛, 為盜汗、為耳聾, 膀胱癃、小便短。 浮而有力表邪實, 為淋瀝、小便難, 便赤便濁。 右寸浮而無力表虛證, 自汗惡寒惡風, 皮膚搔癢, 背惡寒, 噴嚏流清涕, 浮而有力實, 邪盛為發熱頭痛, 頭風眩運。 右關浮而無力主表虛, 四肢不舉, 倦息嗜臥, 或而目浮腫。 浮而有力主表實, 主腹脹, 胸膈痞滿。 右尺浮而無力與左同, 浮而有力主腸風、風痹、耳鳴。 ”

《景嶽全書》:“浮大為傷風, 浮緊為傷寒, 浮滑為宿食, 浮緩為濕滯, 浮芤為失血, 浮數為風熱,

浮洪為狂躁。 浮而有力、有神者, 為陽有餘, 陽有餘則火必隨之, 或痰見於中, 或氣壅於上, 可類推也。 若浮而無力空豁者, 為陰不足, 陰不足則水虧之候, 或血不營心, 或精不化氣, 中虛可知也{若以此等為表證, 則害莫大矣!其有浮大弦硬之極, 甚至四倍以上者, 內經謂之關格。 此非有神之謂, 乃真陰虛極而陽無無根, 大凶之兆也。 ”

《脈確》:“浮洪主風火, 浮數主風火, 浮弦主風痰, 浮滑主風痰、風熱, 浮長主風熱、風癩。 ”

《脈訣匯辨》:“無力表虛, 有力表實, 浮緊風寒, 浮緩風濕, 浮數風熱, 浮遲風虛, 浮虛暑備, 浮芤失血, 浮洪虛熱, 浮濡陰虛, 浮澀血傷, 浮短氣病, 浮弦痰飲, 浮滑痰熱, 浮數不熱, 瘡疽之兆。 ”

《脈訣啟悟注釋》:“浮緊風寒, 浮緩風濕, 浮數風熱, 浮洪風火, 浮澀傷營,

浮芤失血, 浮短氣虧, 浮濡氣衰。 ”

《三指禪》:“浮緊傷寒, 浮虛傷暑, 浮數傷風, 浮遲傷濕。 ”

《脈學闡微》:“浮遲表寒, 浮洪表熱, 浮緩中風、風濕, 浮濡傷暑, 浮滑風痰, 浮細氣虛, 浮澀血虛, 浮散極虛。 ”

浮濡脈條下, 有主陰虛者, 有主氣衰、氣敗者, 有主傷暑者, 究其脈理為何?按浮、濡二脈均屬浮脈類, 輕手按之即得。 但浮脈舉之有餘, 按之不足, 如水上浮木。 濡脈浮細極軟, 如水上浮帛。 浮濡相兼, 是脈位淺, 輕取即得, 脈勢弱, 按之無有。 故《瀕湖脈學》濡脈條下謂:“浮而柔細知為濡。 濡為亡血陰虛病, 髓海丹田暗已虧。 ”根據浮濡脈所見之分部不同, 其主病不一。 若見於寸脈, 是陽氣虛衰;若見於關脈, 又常為濕邪所犯;若見於尺脈, 是陰虛血傷。 故李時珍說:“寸濡陽微自汗多……尺傷精血虛寒甚。 ”李中梓亦說:“右關逢之脾虛濕侵,左尺得濡血枯損,右尺得之,火敗命乖。”《脈學闡微》謂:“浮而兼濡傷暑。”因暑濕外邪,機體為抗禦暑濕氣血奔集於表而脈浮。又濡為氣陰不足之征,且暑易傷津耗氣,所以浮濡為傷暑常見之脈象。

”李中梓亦說:“右關逢之脾虛濕侵,左尺得濡血枯損,右尺得之,火敗命乖。”《脈學闡微》謂:“浮而兼濡傷暑。”因暑濕外邪,機體為抗禦暑濕氣血奔集於表而脈浮。又濡為氣陰不足之征,且暑易傷津耗氣,所以浮濡為傷暑常見之脈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