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脈經》脈經卷第六 胃足陽明經病證第六
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裡。 飲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管,則抑而刺之;在下管,則散而去之。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軟而散者,當病食痹,髀痛...
2017-03-07 -
《脈經》脈經卷第六 大腸手陽明經病證第八
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 腸中雷鳴,氣上沖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盲之原、巨虛上廉、三裡。 大腸有寒,鶩溏;有熱,便腸垢。 大腸...
2017-03-07 -
《脈經》選錄之胃足陽明經病證第六
胃病者,腹脹,胃管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裡。 飲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管,在上管則抑而刺之,在下管則散而去。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較而散者,當病食痹,髀痛。 胃中...
2017-03-07 -
什麼是陽明經證
【概念】陽明經證是指邪熱亢盛,充斥陽明之經,彌漫全身,而腸中無燥屎內結所表現的證候。本證是以大熱,大汗,大渴,脈洪大為其辨證依據。 【臨床表現】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引飲,或心煩躁擾,氣粗似喘,面赤...
2017-03-07 -
什麼是陽明病證
【概念】 陽明病證是指傷寒病發展過程中,陽熱亢盛,胃腸燥熱所表現的證候。其性質屬裡實熱證,為邪正鬥爭的極期階段。本證多因太陽經證不解,內傳陽明化熱而成。或因少陽病失治,邪熱傳入陽明而成;或因素體陽盛...
2017-03-07 -
什麼是太陽腑證
太陽腑證是指太陽經證不解,病邪由太陽之表內傳其膀胱腑所表現的證候。根據病機之不同,又分為太陽蓄水證和太陽蓄血證。 太陽蓄水證 【概念】太陽蓄水證是指太陽經證不解,邪與水結,膀胱氣化不利,水液停蓄所表...
2017-03-07 -
陽明
【陽明】經脈名稱之一。是陽氣發展的最後階段,也是在太陽和少陽兩經陽氣基礎上的繼續,這就是取名“兩陽合明”(《素問·至真要大論》)的意義。其位置在太陽和少陽的裡面,所以又有“陽明為合”(素問.陰陽離合...
2017-03-08 -
太陽與陽明合病
【太陽與陽明合病】指發病時太陽和陽明兩經證候同時出現。臨床表現,既有太陽病的頭痛、項強,又有陽明病的身熱、口渴、下利黃色糞水,肛門灼熱等裡熱症狀,故稱。
2017-03-08 -
手陽明大腸經常用點穴穴位
商陽 【定位】在食指末端橈側,甲角旁約0.1寸。 【功效】泄熱消腫,開竅醒神。 【主治】①耳聾,齒痛,咽喉腫痛,頜腫。②熱病昏迷。③手指麻木。 【手法】掐。 【備註】井穴。 合穀 【定位】在手背第...
2017-03-08 -
陽明蓄血
病名傷寒陽明熱邪與宿瘀搏結而成的蓄血證。見《傷寒溯源集》。《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鞕,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
2017-03-08 -
陽明痙
病證名陽明病所見痙證。《證治準繩·雜病》:“若頭低視下,手足牽引,肘膝相搆,陽明痙也。”《類證治裁·痙症》:“屬裡者,痙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屬陽明,若便鞕,可與承氣湯。”參見痙...
2017-03-08 -
中醫經絡知識:手陽明大腸經圖解
手陽明大腸經概述:手陽明大腸經為人身十二正經之一。手太陰肺經的巡行路線手陽明大腸經:從食指末端起始(商陽),沿食指橈側緣(二間、三間),出第一、二掌骨間(合穀)、進入兩筋(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
2017-02-28 -
陽明經腳氣
病名風寒暑濕流注足陽明胃經而成的腳氣。見《三因極病證方論》卷三。證見寒熱,呻欠,口鼻幹,腹脹,髀膝臏中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皆痛。若風勝者自汗、寒勝者無汗痛甚,暑勝者熱煩,濕勝者重著腫滿。治宜...
2017-03-09 -
實則陽明,虛則太陰
【實則陽明,虛則太陰】 指外感發熱病當病邪內傳時南種不同的病理變化。一是患者中氣足,入裡時多傷津化熱,成為胃腸實熱證。胃屬陽明,故稱“實則陽明”。一是患者中氣虛弱,入裡的邪氣不能化熱,寒傷陽氣,以致...
2017-03-10 -
腑證
【腑證】指三陽經病變影響到所屬的腑而言。如太陽病見有少腹脹.小便不利,是水蓄於膀胱(膀胱為太陽之俯);陽明病見有腹痛、大便秘結,是熱結於胃、大腸(胃為陽明之腑);少陽病見有口苦、咽幹、目眩,是熱郁於...
2017-03-10 -
太陽與陽明合病麻黃湯證
《傷寒論》原文︰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主之。太陽與陽明合病,是太陽表證未罷,而又兼陽明之熱也。其喘者風寒由皮毛襲肺也。其胸滿者胸中大氣因營衛閉塞,不能宣通而生脹也。其言不可下者,...
2017-03-10 -
溫病乃《傷寒論》之陽明病
《溫病條辨》首方為桂枝湯,且桂枝用量倍於芍藥,故頗受後人非議,認為目無法紀,自亂其例。其實桂枝湯在此不但用之得當,亦證明吳鞠通精究《傷寒論》始著《溫病條辨》,而溫病乃《傷寒論》之陽明病也。 溫病分為...
2017-03-10 -
陽明病四逆湯證
總計陽明篇中之病證,大抵燥而且熱也,其有不燥而轉濕者,此陽明之變證也。于治發黃諸方,曾發明之矣。更有不熱而反寒者,此亦陽明之變證也。夫病既寒矣,必須治以熱劑,方為對證之藥,是則溫熱之劑,又宜講求矣。...
2017-03-10 -
陽明病豬苓湯證
發黃之證,多成於濕熱,諸治發黃之方,皆治濕熱之方也。乃有本陽明病,其人蘊有濕熱而不發黃者,自當另議治法,而陽明篇中亦曾載其治方矣。 《傷寒論》原文︰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此節...
2017-03-10 -
陽明病梔子柏皮湯證
《傷寒論》原文︰傷寒身黃發熱,梔子柏皮湯主之。此節示人,但見其身黃發熱,即無腹滿小便不利諸證,亦直可以濕熱成病斷之也。 【梔子柏皮湯方】梔子十五個擘,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