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曝
曝是乾燥方法之一。指將藥物放置在強烈的陽光下曬至一定程度,又稱“曝曬”。由於曝曬強調陽光直射,溫度較高,故大部分遇強光高溫易變色、變味,變質的藥物應避免這種乾燥方法。
-
燔
燔同煆。始見於《五十二病方》:“燔發,以安其痏”。即將頭髮用暗煆法制成炭藥,治療外傷出血。同樣的方法還見於《黃帝內經》:“燔制左角發。”後逐漸被“燒”、“煉”、“煆”所代替。
-
燎法
燎法是去除雜質方法之一。用無煙火燒烤藥物,使藥物表面的茸毛等附著物焦化易於除去的炮製方法。如狗脊和鹿茸有“燎去毛”的操作。炮製藥物用的無煙火一般為白酒、乙醇、木炭等點燃後產生的無煙火焰。
-
簸
簸是潔淨藥材方法之一。是將藥材置簸箕內,雙手握住簸箕的相對邊緣,上下用力,將藥材拋起後自然飄落,使雜質隨風飄走。
-
顛
顛是潔淨藥材方法之一。系將藥材置竹扁中,提起竹扁的一側,並上下振盪,借振動力和重力將藥材個或粒徐徐滾下,從而使藥材與雜質和非藥用部分分開。
-
熟地汁煮
熟地汁煮是煮制法之一。以熟地汁作為輔料與藥物共同加熱,煮至一定程度的炮製方法。其操作方法是:先將熟地加水煮汁,取藥物飲片放入熟地汁內,用文火煮至所需程度,取出,放涼。如熟地汁煮何首烏,一般煮至呈黑色為度。
-
鎊
鎊是制方法之一。即用特製的鎊刀或鎊片機將軟化好的動物角質類藥材刮成薄屑的方法。質地堅硬的動物角質類藥材一般也難以正常軟化切片,所以多用此法製備極薄的片屑或絲。如鎊羚羊角、鎊犀角、鎊水牛角等。羚羊角:《本草經集注》。刮截作屑”。《博濟方》
2017-03-05 10 -
撞
撞是潔淨藥材方法之一。將藥物放在一定容器(如麻袋、布袋等)內,加適量砂子,用力衝撞,以達到去毛的目的。如知母、骨碎補去毛。
-
碾搗
碾搗是粉碎方法之一。將中藥材碾碎或搗碎,以便調配或製劑,使之充分發揮藥效。可供碾搗的藥大體有:①礦物類:如石膏、龍骨等。②甲殼類:如龜甲、穿山甲等。③果實種子類:如川楝了、冬瓜子等。
-
碾串
碾串是淨選方法之一。利用石碾或其他串壓工具,將藥材鋪高成壟,串壓去外表附著的毛須、鉤刺、果皮等非藥用部位。如蒼耳子等。
-
醋煆淬
醋煆淬系醋淬的一種方法。將淨制藥物按明煆法煆燒至紅透後,立即投入規定量的醋液中驟然冷卻。適用於質地堅硬,經過高溫仍不能疏鬆,且醋淬後能夠增強療效的礦物藥,用明煆法將其煆至紅透,藥物受熱急劇膨脹,不同藥物組分在不同方向脹縮的比例產生差異,
2017-03-05 15 -
醋蒸
醋蒸是蒸法之一。將淨制或切制後的藥物,加入一定量米醋拌勻悶潤至滲入藥物組織內部後,置適宜蒸具中,以蒸氣加熱至一定程度。醋蒸制增強酸澀收斂之性,如醋蒸五味子。
-
醋提淨
醋提淨是提純方法之一,系指米醋提淨藥物的炮製方法。將淨藥材加入一定量熱開水,攪拌使溶化,靜置,使雜質沉澱,取澄清液,加入定量米醋,置水鍋中,隔水加熱濃縮至隨析出結晶,隨撈出結晶,置吸水紙上,乾燥。淨藥材每100kg,用米醋50kg。如醋
-
醋煮
醋煮是煮法之一。將淨選後的藥物置適宜容器中,加入定量米醋和適量清水,浸泡一定時間後,文火加熱煮至藥物符合要求,醋液被吸盡時取出,晾至6~7成幹,切片,乾燥。醋煮後增強藥物療效,引藥入肝,提高止痛作用,如醋煮延胡索、香附;降低毒性,緩和藥
-
醋淬
醋淬是淬制法之一。即用定量米醋作為淬液。其操作過程是取淨制藥物或切制飲片,用明煆法、清炒法、砂燙法或烘烤法等方法均勻加熱至一定程度,取出後趁熱投入定量的醋液中稍浸沒後撈出,乾燥或再次加熱後,再投入醋中浸淬,如此反復進行,直至醋液被完全吸
-
醋浸
醋浸是浸制法之一。取淨制或切制的藥物置適宜容器中加入多量的醋浸漬或浸泡一定時間,使藥物得以充分吸收的炮製方法。
-
醋潤
醋潤是潤法之一。將淨制或切制後的藥物,置適宜容器內,加入定量的醋攪拌均勻後保持一定時間,使藥物外面的醋繪徐滲入到藥物組織內部,達到內外濕度一致的炮製方法。為防止醋的揮發,常在容器上加蓋,密閉。此過程常和醋浸、醋拌、醋蒸等方法結合使用,使
-
醋研
醋研是粉碎方法之一。某些難溶幹水的樹脂類、礦物類藥物,搗碎後置適宜容器中,加入少量的米醋研磨至細的炮製方法。明代《奇效良方》載有:“雄黃用乳缽入醋同研,令盡為度”。
-
醋燉
醋燉是醋制法之一。將淨藥材,加入定量米醋拌勻,悶潤3~4小時,使醋液滲入藥材組織內部,再裝入燉藥罐內,加入剩餘米醋,置水鍋中,隔水燉至醋吸盡,藥材表面色澤加深,取出,攤晾,乾燥。淨藥材每100kg,用米醋15~20kg。
-
醋炙
醋炙是炙法之一。將淨選或切制後的藥物,加入一定量食醋拌潤翻炒的炮製方法。又稱醋炒法。多用於疏肝解鬱、散瘀止痛、攻下逐水藥物的炮製。醋味酸苦性溫,入肝經血分,具有收斂、解毒散瘀止痛,矯味的作用。醋炙可引藥入肝,增強活血止痛作用,如醋炙延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