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名異的傳說
在《外丹本草》一書中有一則頗為有趣的故事:有人看到一隻跛足的山雞含著一顆黑褐色的石頭按摩著受傷的足,不久便見山雞的足不跛了,竟然傷癒而飛。那人便拾起山雞留下的石頭,去給人治病,也同樣收到滿意的效果。人們因為不知道這種石頭的名字,便給這塊石
-
名醫黃元禦,淋雨透疹
清代名醫黃元禦由京返鄉,名噪一時。其女遠嫁,生一子,出痘,勢甚危,抱歸求治,黃一見即怒責道:“此症險惡,不過日晡,速行。”其女長跪乞憐,黃不顧,呼人急駕騾車送之返。這時烈日炎炎,駕車的人又故而遲遲未能上路,在中途又遇到傾盆大雨,周身淋得透
2017-03-09 10 -
明代醫家傅山一個特殊藥引
相傳,明代著名醫家、《傅青主女科》的作者傅山,曾用過一個特殊的藥引子——煮不軟的石頭治癒患者。 一青年李小牛,入贅到粉蓮家後,小倆口日子過得不錯。一天,李小牛因入贅受人奚落,回家跟媳婦發洩了幾句。粉蓮越想越傷心,抽泣了一夜後,就病倒在床上
2017-03-09 19 -
華佗妙方“醫”貪官
三國時候,有一位掌管軍營糧餉的軍需官叫楊宕,官兒雖不大,可油水卻撈了不少。但好景不長,楊宕得了一種怪病,既不發燒也不頭痛,只是胸口脹滿,像石頭壓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在床上更難受。醫生請了不少,可連是什麼病症都診斷不出,楊宕只好派人去
2017-03-09 11 -
“抓藥”溯源
年長一些的人到中藥房去配藥,稱之為“抓藥”。這中藥明明是一劑一劑配的,怎麼叫“抓”呢?“抓藥”一詞說來話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與唐代孫思邈有關。 人稱“藥王”的孫思邈,是唐代著名醫藥學家。他自幼聰穎好學,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
-
葉天士妙用南瓜蒂
清代江南名醫葉天士不僅是溫病學派的奠基人,而且是一位對內、外、婦、兒及五官等科無所不精、貢獻巨大的醫學大師。他天資敏悟,謙恭好學,醫德高尚,醫術高超,時人譽為“半仙”,從他妙用南瓜蒂的案例也可窺見一斑。 那年秋天,葉天士帶弟子到大盤山區出
2017-03-09 12 -
合歡的傳說
合歡是一種惹人喜歡的植物,它有很多別名,其中“愛情樹”的別名還有著動人的傳說。 話說古時泰山腳下有個村子,村裡有位何員外。何員外晚年生得一女,取名歡喜。這姑娘生得聰明美貌,何員外夫妻倆視如掌上明珠。歡喜18歲那年清明節到南山燒香,回來得了
-
李時珍改藥名治“頑症”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一次路過某地,有一個人慕名前來求醫,遞給他一個藥方說:“這藥我吃了一點也不見效。”李時珍一看這藥方是常用方劑“四君子湯”。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組成。李時珍診脈後得知病人氣虛脾弱、脘腹用滿、食少便溏、四肢無力,而四君子
-
王懷隱與枸杞結緣
王懷隱是北宋著名的醫學家,專為趙氏皇族看病。他受唐代劉禹錫枸杞詩的影響,研究後深信枸杞的延齡作用。他在《太平聖惠方》一書中記載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有一使者去西河辦事,路遇一青年婦女正責打一位八九十歲的老人。使者深感氣憤,問女子:“這老者
-
華佗三試茵陳蒿
相傳,有一個黃癆病人(黃疸),面色薑黃,眼睛凹陷,極度消瘦,找到華佗說:“先生,請你給我治治病吧。”華佗皺著眉搖了搖頭說:“眼下醫生們還沒有找到治療黃癆病的辦法,我也是無能為力呀!” 半年後,華佗又碰見那個病人,發現他變得非常健康,身體
2017-03-09 12 -
扁鵲錯中得牛黃
相傳有一日,扁鵲正準備將煆好的青礞石在桌上研成細末,為鄰居陽文治療中風偏癱後的痰壅。門外突然喧鬧陣陣,扁鵲出門問其原因,原來是陽文家的一頭大黃牛近來日漸消瘦不能耕作,兒子陽寶請人將牛宰殺,發現牛膽囊中有異物,眾人感到奇怪,於是拿來請扁鵲診
-
“望梅止渴”說楊梅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了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還暈倒在路邊。曹操看行軍
2017-03-09 29 -
曹操出謎考華佗
藥名入詩、聯、詞、信、曲等,都是直接將藥名嵌入,而藥名謎則不同,它是以會意去猜。藥謎巧隱巧藏、別具一格,有出神入化之感。 藥謎起源于三國時。曹操遠征歸來,患了頭風病,部下向他推薦華佗。華佗來後,曹為試其才,寫了一首猜中藥名的謎語詩,詩雲:
2017-03-09 25 -
李時珍查藥渣識真假
相傳明代名醫李時珍一天外出采藥,看到一個村莊田園荒蕪,無人下地勞動,一問得知原來這個村的人都患了病。在一個茅草屋裡,他看見一位老人正在床上呻吟,急忙取出藥來,讓老人喝下,停了一會,老人出了一身汗,症狀減輕了許多。李時珍詢問了情況,才知道村
-
關於知母的傳說
知母是一味常用的清熱藥。其性甘寒質潤,故有清熱瀉火與滋陰潤燥並舉的特點,可治療肺胃實熱、陰虛燥咳、骨蒸潮熱、陰虛消渴、腸燥便秘等病證,臨床常與石膏、貝母、黃柏、花粉、首烏等同用,影響較大的代表方藥有白虎湯、知柏地黃丸、二母散等。關於知母這
-
益精補腎菟絲子
從前,江南有個養兔成癖的財主,雇了一名長工為他養兔子,並規定,如果死一隻兔子,要扣掉他四分之一的工錢。一天,長工不慎將一隻兔子的脊骨打傷。他怕財主知道,便偷偷地把傷兔藏進了豆地。事後,他意外地發現傷兔並沒有死,並且傷也好了。為探個究竟,長
-
呂不韋論“養生三患”
出則以車,入則以輦,務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機”。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之食”。靡曼皓齒,鄭衛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貴富之所致也。——《呂氏春秋》 戰國時秦國丞相呂不韋,著有《呂氏春秋》一書,書中有專論養生
2017-03-09 15 -
曹雪芹訓斥“胡庸醫”
《紅樓夢》裡有段“胡庸醫亂用虎狼藥”的故事,據傳是曹雪芹根據一個真實故事寫成的。 在曹雪芹居住的香山鑲白旗西邊峂峪村,有個姓胡的“郎中”,自稱“神醫”。他18歲到京城一家藥鋪學徒,可他學了不到一年,就因嫖賭被掌櫃趕出藥鋪。後來他又到兩家
2017-03-09 11 -
孫思邈鋸末治腹痛
孫思邈剛開始行醫時,就在故鄉孫家原村。有一次,鄰里的一對中年夫婦抱著小孩,急急忙忙地找他看病。小孩嘔吐不止,手捂腹部喊痛,父母慌得不知所措。孫思邈仔細診斷後,認為是受寒而得。這時看到旁邊有一堆鋸末,他忽然有所醒悟:檀香木理氣止痛,其鋸末也
-
孫思邈琥珀救產婦
孫思邈出外行醫,有一天正在行走,忽然看見一行出殯隊伍迎面而來。他停在路邊,忽然上前一步,按住棺材大喊:“且慢!”送殯的人以為他是瘋子要趕走,他便說這人還沒死,你們怎麼忍心埋了呢?眾人說人早死了,你不要胡說。他說人要死了,血會凝固的,你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