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詩三首
一、蟬:“四載孕育一暑鳴,解衣振翅春木行。今秋隨風且歸去,尚留金縷退翳陰。” 蟬需要在黑暗的泥土中孕育四年才能出土脫殼飛上樹梢生活,四年磨礪換來的卻只有短暫的一個盛夏的鳴叫,到了秋天漸漸地死去,只留下樹旁土地上金色的蟬蛻入藥為世人明目退翳
2017-03-07 12 -
中藥詩六首
有福之女 身處重樓觀玉竹,面施輕粉著蟬衣。 杯斟白酒胡麻飯,海馬將軍喜遠歸。 有功之臣 天丁大戟穿山甲,鐵腳靈仙鬼見愁。 十大功勞金不換,紅花月季上烏頭。 有備無患 六月雪飛夏枯草,常山獨活白頭翁。 餘糧小豆陳倉米,故紙防風靜守宮。 休閒
2017-03-07 27 -
藥名四季歌
春 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 遠志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問澤蘭。 夏 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採蓮。 秋 秋菊開花遍地黃,一日雨露一茴香; 牧童去取國公酒,醉到天南星光亮。 冬 冬來無處可防風,白
2017-03-07 10 -
鷓鴣天·西瓜吟
炎夏尋覓消暑方,西瓜止渴勝瓊漿。 含冰蘊雪沁脾肺,安定心神一日涼。 圓溜溜,色蒼蒼。天生白虎美名揚注。 生津養胃降虛火,半塊西瓜保健康。 注:清代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稱西瓜名“天生白虎湯”。
-
醉花陰·從醫十年
潛沉從醫十春秋,豈畏人消瘦; 漫路勤為舟,研閱百卷,簽紙盈雙袖。 岐黃史籍實浩瀚,須精心探究; 辰光易流逝,當緊操術,增萬人之壽。
2017-03-07 12 -
“心有靈犀 ”話犀牛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 走馬蘭台類轉蓬。 此詩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其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一句最為著名,廣為傳
2017-03-07 36 -
當歸
治血當歸一物精,去瘀還可令新生。 淋漓弗住頭堪主,積滯難消尾為行。 中取有功能補養,全收無處不和平。 去蘆酒浸處修治,泄瀉相投勢欲傾。 注: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按:當歸味甘辛溫無毒,入心肝脾三經。《象》雲:和血補血,尾破血,身
-
“皮陸”踏青對藥詩
皮日休與陸龜蒙是唐代著名文學家,兩人詩文齊名於世,人稱“皮陸”。 唐鹹通年間,春一日,兩人相約去踏青。郊外陽光明媚,白雲朵朵,草木萌發,綠竹婆娑,繁花似錦,香氣襲人,流水東去,扁舟爭流,好一派生機盎然的自然情趣。勾起皮日休詩興大發,遂做七
2017-03-07 11 -
牡丹皮
牡丹富貴占春多, 入藥根皮去積屙。 理卻勞傷經自利, 除將吐衄血俱和。 骨皮退熱功同等, 黃柏滋陰效更過。 貴重渾如金百兩, 排膿還好痔瘡科。 注: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按:牡丹皮味苦性寒。牡丹乃天地之精,為群花之首。冬月含苞紫
-
香附
雀頭香可達封函, 香附連根未許芟。 氣病總司權實重, 女客主帥品非凡。 漁翁胃雨堪為笠, 孝子垂緌好作衫。 人乳童尿和酒醋, 由來西制必用鹽。 注: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按:香附味苦微溫無毒,入肺肝二經。其根相附連續而生,可以合
-
藿香
藿香入藥葉多功, 潔古東垣用頗同。 佳種自生邊海外, 奇香半出佛經中。 安胎不使酸頻吐, 正氣須知暑可攻。 噙漱口中能洗淨, 免教惡穢氣猶沖。注: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按:藿香味辛微溫無毒,入肺脾二經。出海邊國,今嶺南多有之。《
2017-03-07 21 -
中藥詩賞析--柴胡
蘆頭豹子獨稱雄,須記柴胡忌火烘。 和解少陽表裡半,熱寒瘧疾往來中。 脅疼堪止睛無赤,口苦能除耳不聾。 種別鄞州宜怯症,參芪偕力奏膚功。 注: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按:柴胡味苦微寒無毒,入肝膽二經。其根似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而長
-
朱元璋與淩霜侯
傳說朱元璋幼時家貧,常以乞討為生。一年秋天,幾天沒討到東西吃的朱元璋餓得頭昏眼花,四肢無力。突然眼前一亮,發現廢墟上的一株柿樹上結滿了金燦燦的柿子。朱元璋爬到樹上摘柿子吃,總算得以果腹。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一次領兵打仗再次經過,發現那株
-
杏林情
春雨 細雨無聲寸草知, 春風輕拂景色姿, 濡潤岐黃千秋業, 喜看杏林添新枝。 夜讀 窗前孤燈誦古經, 精研靈蘭秘典真, 中醫情愫常入夢, 晨曦又傳讀書聲。 師承 傳承醫理啟心智, 激勵後學宏圖志, 躬耕醫海總關情, 發皇古義能者師。
-
槁本
太陽風痛苦難熬,槁本功能在此遭。 味屬辛溫香獨竄,氣多雄壯性偏豪。 疝疼可治陰中痛,首疾能醫頂上高。 夜擦旦梳同白芷,滿頭飛屑不須搔。 注: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按:槁本味辛溫無毒,入膀胱經。感天之陽氣,兼得地之辛味而生,故味辛
-
升麻
一望如麻葉正繁,青絲細細喜輕翻。 氣沉下部宜升舉,經在陽明可引援。 瀉痢崩淋應奏效,怔忡嘔吐反成冤。 補中益氣湯真妙,惟有東垣采本源。 注: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按:升麻味甘苦平無毒,入肺胃脾大腸四經。春生苗,四五月著白花似粟穗
-
茉莉花
荔枝鄉里玲瓏雪, 來助長安一夏涼。 情味於人最濃處, 夢回猶覺鬢間香。 注:本詩選自已故著名作家、園藝家周瘦鵑所著《花木叢中》一書。詩作者為宋人許棐。 按:茉莉,為木質藤本或綠葉灌木,莖弱而枝繁,葉圓而帶尖。常見的有單瓣和重瓣兩類。另有紅
-
半夏
時當半夏已生齊,霹靂痰宮震鼓聾。 制以生薑經可引,代將貝母見休迷。 管教痰濕難存胃,須識胎兒易墮臍。 血少汗多兼燥渴,古人三禁耳曾提。 注: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按:半夏味辛溫有毒,入心脾胃三經。半夏二月生苗,得一陰之氣而枯。生
2017-03-07 10 -
茯苓 茯神 茯苓皮 藥用異同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功能利水滲濕、健脾和中、寧心安神。適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諸證如脾虛食少、便溏帶下,以及心脾兩虛見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 茯神
-
中藥詩詞賞析--《薑黃》
香濃寶鼎透金爐, 片子薑黃產蜀都。 蒁藥功分原有異, 郁金形似豈無殊。 積瘕可破經前阻, 敗血能消產後汗。 手臂不愁風痹痛, 初生疥癬亦堪敷。 注: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按:薑黃味苦辛溫無毒,入肝脾二經。郁金、薑黃、蒁藥三物相
2017-03-07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