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薑與神農氏的不解“情緣”
相傳,“生薑”是神農氏發現並命名的,有一次,神農氏在山上采藥,誤食了一種毒蘑菇,肚子疼得像刀割一樣,吃什麼藥也不止痛,就這樣他暈倒在一棵樹下。 過了很久,等他慢慢蘇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躺倒的地方有一叢尖葉子青草,香氣濃郁,聞一聞,頭不暈,
2017-03-07 10 -
補血阿膠的傳說
慈禧太后因阿膠生同治 慈禧身為懿嬪時患有血症,幾經御醫治療終不見效。後來試服阿膠以調經,病得痊癒而懷胎生下一子,即六年之後的小皇帝同治。 朱熹孝母勸服阿膠 朱熹在寫給母親的信中勸母少食勤餐,果蔬時伴。阿膠、丹參之物,時以佐之。他自己後來
2017-03-07 11 -
桑葉治療頑疾
桑葉為為桑科植物桑的乾燥葉,又名家桑、荊桑、桑椹樹、黃桑等。其治病入藥始于東漢,《神農本草經》裡列為“中品”,其意是養性。 據說,它可以治療20多年的頑疾。 相傳宋代時,某日嚴山寺來一遊僧,身體瘦弱且胃口極差,每夜一上床入寐就渾身是汗,
2017-03-07 15 -
神醫扁鵲大施“換心術”
扁鵲(西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據說,他會“換心術”。 神醫扁鵲大施“換心術”!相傳,魯國的公
2017-03-07 12 -
元世祖治病的趣聞
許國禎(1208~1283年),出身于世醫之家,博涉經史,尤擅醫術。在忽必烈稱帝之前,許國禎曾擔任其隨從醫生,先後治療忽必烈及其母疾,甚獲信任。民間流傳著他與元世祖忽必烈的趣聞和傳說。 據《元史·許國禎傳》記載,許國禎既精於醫藥,又敢於
-
董奉治好瘋癲得嬌妻
話說柴桑屈縣令有一堂妹,芳齡20有餘,貌若天仙,卻因被“精邪所魅”,得了“癲瘋”病,“百不能治”。不但鬧得家中雞犬不寧,更令屈員外夫婦悲愁交加、痛不欲生。這屈小姐的怪病因何而來,還得從3年前說起。 屈員外家居柴桑鄱陽湖畔,陽春三月,微風
2017-03-07 14 -
詩文稿治好韓愈心煩
韓愈(768~824),字退之,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唐代古文運動宣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據說,他生了病不用吃藥,讀一首詩便可痊癒,這是怎麼回
-
孫思邈針灸“阿是穴”
中醫學有一個特別的穴位叫阿是穴,名字聽著深奧,其實道理很簡單。很多人在生病時都有體會:體內疼痛,體表也會出現一兩個壓痛點,對疼痛特別敏感。手按著壓痛點,感覺就像吃了特效藥一樣,疼痛頓時會好很多。這個壓痛點,就是阿是穴。作為一個穴位,它沒
2017-03-07 35 -
範光祿針灸除惡疾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針灸是中醫特有的治病手段與方法。醫學典籍和部分文學作品中都有關於其療效的記載,其技法可謂深入淺出,令外行難以企及。先摘錄一段關於針灸療效的描述,以供觀者賞玩。 範光祿針灸除惡疾:有範光祿者得病,兩腳並腫,不能飲食。忽有
2017-03-07 11 -
名醫治病的妙招
名醫治病有妙招!名醫畢竟不同于一般的從醫之人,他們行方智圓,常能在各種困難中曲盡人情,隨機應變,將本難措手之疾變通治療,確非尋常醫輩所及。 一、巧借鋸屑治痼疾 鄭欽安(1824年~1901年),蜀中名醫,善用附子、乾薑,為“火神派”首領
-
石斛的來歷
相傳古代有位叫霍鬥的人與母親相依為命。由於各諸侯互相爭戰,霍鬥也被征去從軍。霍鬥英勇殺敵征服別國,後來成了大將軍。 霍鬥勝利歸來,發現母親因長年的期盼,患病癱瘓在床,而且眼睛已經看不見了。霍鬥四處張榜誰治療好自己母親,將以重金賞賜。 後
2017-03-07 31 -
玉蘭花開吐芬芳
玉蘭花 “試比群芳真皎潔,冰心一片曉風開”,這是詩人眼裡的玉蘭花。 關於玉蘭花,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分別叫紅玉蘭、白玉蘭、黃玉蘭的三姐妹,為了救助民眾,用自己釀制的花香迷倒了蟹將軍,將鹽倉鑿穿,把所有的鹽都浸入海水中。村子裡的
2017-03-07 27 -
蘇軾鍾愛菊荷橘
蘇軾(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如果不是文學和書畫的成就蓋過了他的醫學成就,他應該算是一位醫學家。北宋末年根據沈括的《沈氏良方》和《蘇學士方》(又名《醫藥雜說》)整理編撰而成的醫學書籍《蘇沈良方》,卻展現了蘇軾中醫藥學
2017-03-07 25 -
白居易的眼病詩
“散亂空中千片雪,蒙籠物上一重紗。縱逢晴景如看霧,不是春天亦見花。僧說客塵來眼界,醫言風眩在肝家。 兩頭治療何曾瘥,藥力微茫佛力賒”。“眼藏損傷來已久,病根牢固去應難。醫師盡勸先停酒,道侶多教早罷官。案上漫鋪龍樹論,盒中虛貯決明丸。人
2017-03-07 43 -
清補良藥太子參
太子參是一味藥性平和、氣陰兼補、老少皆宜的清補良藥。 相傳春秋時期,鄭國一位國王的兒子,年五歲,天資聰慧,深得國王垂愛。年邁的國王有意傳位於他,但這位王子卻體質嬌弱,時不時生病,宮中太醫屢治不效,國王為此愁心不已。於是張榜遍求補益之藥,
-
貝母巧用治肺癆
傳說,以前松潘地區有一貧婦李氏,身染肺癆(肺結核),連孕三胎,均墜下死嬰。丈夫與公婆唯恐斷了門庭香火,終日惶惶不安。 一巫婆聞說,便上門妄稱有安胎神術。公婆大喜,遂將其迎入家中。巫婆裝神弄鬼一通後,說:“你兒媳屬虎,虎要吃人。”公婆聽後
-
化骨靈藥威靈仙
從前有座威靈寺,寺裡有個老和尚,治風濕痹病、骨渣子卡喉很出名。老和尚治病時,總是先焚香念咒,再將香灰倒在一碗水裡,讓病人喝。說來也怪,病人喝下香灰水,病痛就好了。老和尚說,這是老佛爺施法救的。因此,他不但得了不少香火錢,還得到了人們的信
2017-03-07 13 -
山藥的傳說故事
關於山藥的發現,有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很久以前,有兩個國家發生了戰爭。強國把弱國打敗了,佔領了弱國的許多土地。最後弱國軍隊只剩下了幾千人馬,便逃進了一座大山。強國軍隊攻到山下,由於山勢陡峭,易守難攻,幾次進攻都未取勝,於是,他們便將這座山
2017-03-07 23 -
花生趣談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花生的果實是長在枝杈上的,那為什麼後來長到土裡去了呢?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家母子倆,兒子叫石蛋,靠種花生為生,可是那些饞嘴的鳥兒天天來叨花生,折騰得這娘兒倆不能安生。有一天中午,該做飯了,石蛋娘叫石蛋到地裡看花生,石蛋到
-
徐文伯生薑治喉疾
徐文伯自幼師從其父,醫術甚精,被宋明帝稱為當時的“天下第一名醫”。宋文帝登基6年(西元470年),明帝喉中長了個瘡,疼痛不已,膿血不止,後來連水都咽不下去了。朝臣經過商議,決定請徐文伯來醫治。徐文伯望聞問切後,告訴宋明帝:“您每天吃3次
2017-03-07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