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身體的6大信號,竟是一種瘤的前兆!
今天來說說一種更奇怪的——子宮肌瘤。為啥要說它奇怪呢?因為子宮肌瘤發病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發病初期症狀也不是很明顯,但是,如果沒有及早的治療,就會給女性朋友帶來很大的危害! 如何排查子宮肌瘤? 1、揉按小腹 女人身體
-
如何防治尿石症的復發
1、根據尿石成分分析的結果,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結石不排出之前,則可以根據平片上結石的形態來判斷結石的成分。 2、對小兒膀胱結石來說,主要的問題是增加營養(乳製品)。這裡我們特別強調母乳餵養的重要性。 3、大量飲
-
尿石症的檢查項目
簡單來說,它可分以下幾個方面: 1、尿常規:指在有無紅細胞,都可從尿中發現較多草酸鹽或磷酸鹽結晶;如果有結石合併感染時,還可發現尿有膿細胞; 2、拍腹部平片:這是診治尿石症最有價值的檢查,大約有95%的結石患者能在X線片上顯影。必要時進
-
精濁的飲食調理法
原則注意飲食合理,不要過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勿過量飲酒。可適當多飲水,保持排尿通暢。 食療方 1、慈菇花拌公英鮮慈菇花、鮮蒲公英、調味品各適量。將鮮慈姑花、鮮蒲公英洗淨,鮮蒲公英切細,放入大碗中,調入蔥、薑、味精、食鹽、香麻油、醋
2017-03-04 11 -
精濁的藥物外治法
一、中藥保留灌腸或栓劑塞肛直腸給藥生物利用度高,有50﹪~70%不經肝臟直接進入大循環,減少了有效成分在肝臟的破壞,提高了血藥濃度。另外,藥物直對病灶,能很快直接進入前列腺組織,加上血藥濃度的提高,使局部快速達到有效濃度,有效發揮藥理作
-
脫囊病證概述
脫囊之病名首見於《瘍科心得集》:“脫囊,起始寒熱交作,囊紅睾丸腫,皮膚濕裂,隔日即黑,間日腐穢,不數日間,其囊盡脫。” 脫囊指因肝經濕熱邪毒下注陰囊所致。以急起陰囊紅腫,繼而潰爛皮脫,睾丸外露甚至脫落為主要表現的癰病類疾病。本病相當於西
2017-03-04 10 -
濕熱下注型脫囊
治療方法:珍珠散、四苓散、萆薢湯、白玉膏。 證候表現:又有脫囊,起時寒熱交作,囊紅睾腫,皮膚濕裂,隔日即黑,間日腐穢,不數日間其囊盡脫,睾丸外懸,勢若險重,其實不妨。 病因病機:皆由濕熱下流所致。 處方:摻以珍珠散,以白玉膏蓋之,內服四
-
瘀血阻絡型水疝
治療方法:活血散瘀東加減。 證候表現:有睾丸損傷或睾丸有腫瘤病史;能觸到腫塊,伴疼痛,多不能透光;舌紫黯,苔薄,脈細澀。 病因病機:外傷致瘀,瘀血阻絡,水道不利,故見陰囊內腫塊伴疼痛;舌紫黯、苔薄、脈細澀為瘀血阻絡之象。 治則治法:化瘀
-
腎氣虧虛型水疝
治療方法:宜用針從便處引去水氣則安。 證候表現:皮色光亮,無熱無紅,腫痛有時。 病因病機:內有聚水。 療法:宜用針從便處引去水氣則安。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三(卷)·下部癰毒門(門) 原文:又一種水疝,皮色光亮,無熱無紅,腫痛有時,
2017-03-04 10 -
子痰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一、內治法 1、濁痰凝結見於初起硬結期。腎子處酸脹隱痛,附皋硬結,子系呈條索狀腫硬;無明顯全身症狀;苔薄,脈滑。 辨證分析:肝腎虧損,脈絡空虛,濁痰乘虛下注,結於腎子,脈絡不通,故腎子處酸脹隱痛,附皋硬結,子系呈條索狀腫硬;病屬初起,僅
-
子痰的病因與診斷
子痰是發生於附皋部,屬於瘡癆性質的慢性化膿性疾病。中醫文獻稱腎漏、穿囊漏。其特點是患病的附睾有慢性腫塊,最後化膿破潰,潰破後膿液稀薄如痰,並夾有敗絮樣物質,易成竇道,經久不愈。相當於西醫的附睾結核。 病因病機 因肝腎虧損,脈絡空虛,濁痰
-
囊癰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一、內治法 濕熱下注陰囊紅腫掀熱,墜脹疼痛,拒按,腹股溝暑核腫痛,釀膿時局部脹痛、跳痛,陰囊有局灶隆起,指壓有波動感;可伴有發熱,口幹喜冷飲,小便赤熱;舌紅,苔黃膩或黃燥,脈弦數或緊數。 辨證分析:肝經濕熱下注陰囊,蘊阻經絡,氣血不暢,
2017-03-04 12 -
肝熱濕滯型囊癰
治療方法:清肝滲濕湯。 證候表現:腎囊癰,寒熱已退。 處方:宜服清肝滲濕湯消解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九(卷)·下部(篇) 原文:寒熱已退,宜服清肝滲濕湯消解之。
2017-03-04 12 -
水濕下注型囊癰
治療方法:以治囊癰懸睾出水外敷方,外用治囊癰懸睾出水包裹方。 病因病機:又有因腹腫漸流入囊。 證候表現:腫甚而囊自裂開,睾丸懸掛水出。 方用:以治囊癰懸睾出水外敷方,外用治囊癰懸睾出水包裹方。 處方:麩炭末。 處方:紫蘇。 出處:《景嶽
2017-03-04 10 -
脾氣虛熱型囊癰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湯。 證候表現:囊癰;體倦食少者。 病因病機:脾氣虛熱也。 處方:補中益氣湯。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囊癰(六三)(篇) 原文:體倦食少者,脾氣虛熱也,補中益氣湯。
-
風寒外襲型囊癰
治療方法:初起宜服荊防敗毒散。寒熱已退,宜服清肝滲濕湯。外用蔥鹽熬湯燙之。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紅腫焮熱疼痛,身發寒熱,口幹飲冷。 治則治法:初起宜服荊防敗毒散汗之,外用蔥鹽熬湯燙之。寒熱已退,宜服清肝滲濕湯消解之。 方用:初起宜服荊防
2017-03-04 13 -
陰虛毒盛型囊癰
治療方法:滋陰內托散。 證候表現:腎囊生瘡,身發寒熱,口幹飲冷,膿勢將成也。 處方:急服滋陰內托散。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下部(篇) 原文:不應者,膿勢將成也,急服滋陰內托散。
2017-03-04 14 -
腎經虛熱型囊癰
治療方法:六味丸。 證候表現:囊癰;口幹而小便數者。 病因病機:腎經虛熱也。 處方:六味丸。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囊癰(六三)(篇) 原文:口幹而小便數者,腎經虛熱也,六味丸。
2017-03-04 10 -
風濕蘊結型囊癰
治療方法:治腎囊癰方。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此證若失治潰深,露睾丸者險。 處方:宜杉木灰托之,蘇子葉包之。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下部(篇) 原文:此證若失治潰深,露睾丸者險,然不可棄而不治,宜杉木灰托之,蘇子葉包之,患者仰臥
-
氣虛熱盛型囊癰
治療方法: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紅腫焮熱疼痛,身發寒熱,口幹飲冷,食少者。 病因病機:若氣怯食少者。 方用: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處方:托裡透膿湯。 處方:二味拔毒散。 出處:
2017-03-04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