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當鍛煉可以預防小兒腹瀉
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良,各種消化酶的分泌較少,活力較低,對食物的耐受力差不能適應食物質、量的較大變化,因生長發育快,所需營養物質相對較多,消化道負擔較重,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預防小兒腹瀉的運動。 胃內酸度比成人低,抗菌能力差,血液
2016-10-10 10 -
孩子容易腹瀉跟孕期有關嗎
剛生了寶寶的你身體虛弱,還要奶孩子,往往胃口大開,家人也變著花樣地做出美味給你補養。補要補得科學,否則營養白白流失,對你不利,對寶寶也不好,那麼孩子容易腹瀉跟孕期有關嗎。 剛生產完的三天內身體極虛弱,通常既口渴,胃口也不佳。這是因為在生
-
得了小兒腹瀉會死嗎
腹瀉是小兒常見病症,按病程的長短可分為:急性腹瀉,病程連續在2周以內者;慢性腹瀉,病程在2個月以上者;以及病程介於上兩者之間的遷延性腹瀉。無論是急性腹瀉還是慢性腹瀉,如果治療處理不當均會引發多種併發症,甚至給患兒帶來生命威脅,因此應當引
-
小兒腹瀉會傳染嗎
注意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教育孩子從小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要教育孩子不要在流動攤販、衛生條件不好的飯館吃飯,不要舉著食物邊走邊吃,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小兒腹瀉會傳染嗎。 答案是肯定的,小兒腹瀉不會傳染。 對養有寵物的家庭,一定
-
輕度小兒腹瀉遺傳嗎
寶寶是每個家庭最受重視的成員。每當寶寶出現病症都會牽動每個家庭成員的心。而小兒腹瀉就是經常擾亂家庭的一種疾病。有的家庭成員本身就有腹瀉的疾病,所以就常常懷疑自家寶寶是不是遺傳了自己的腹瀉。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小兒腹瀉遺傳嗎這個問題。 如果家
-
小兒泄瀉病因與診斷
泄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如水樣為特徵的一種小兒常見病。西醫稱泄瀉為腹瀉,發于嬰幼兒者稱嬰幼兒腹瀉。本病以2歲以下的小兒最為多見。雖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季節發病率為高,秋冬季節發生的泄瀉,容易引起流行。 小兒脾常不足,感受風
-
小兒泄瀉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病因不同的病因可導致不同的證型,以及不同的大便性狀。一般大便稀溏夾乳凝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或如敗卵,多由傷乳傷食所致。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黃,臭氣不甚,多由風寒引起。水樣或蛋花湯樣便,量多,色黃褐,氣穢臭,或見少
2017-03-08 10 -
小兒泄瀉預防與護理
一、預防. 1、注意飲食衛生,食品應新鮮、清潔,不吃變質食品,不要暴飲暴食。飯前、便後要洗手,餐具要衛生。 2、提倡母乳餵養,不宜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遵守添加輔食的原則,注意科學餵養。 3、加強戶外活動,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
脾胃積寒型小兒泄瀉
治療方法:理中湯、訶子散。 病因病機:過食生冷中寒瀉;(注)中寒瀉者,因過食生冷,以致寒邪凝結。 證候表現:腸嗚脹痛泄澄清,面白肢冷懶飲食。腸鳴腹脹,時複疼痛,所瀉皆澄澈清冷,面色淡白,四肢逆冷,飲食懶進也。 處方:理中訶子散堪行。溫中
-
脾胃濕盛型小兒泄瀉
治療方法:胃苓湯。 病因病機:脾胃濕盛成水瀉,(注)水瀉者,皆因脾胃濕盛,以致清濁不分,變成水瀉之證。 證候表現:懶食溏瀉色多黃,清濁不分溺短澀。其候小便短澀,懶食溏瀉色黃。 處方:胃苓升陽除濕湯。宜用胃苓湯以除濕,若瀉久不止,則用升陽
2017-03-08 11 -
慢驚風的預防與護理
一、預防 1、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2、做好小兒保健工作,調節精神情緒,加強體格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3、注意飲食衛生,宜吃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 二、護理 1、保持病室安靜,減少刺激,保證患兒安靜休息。 2、抽搐時,切忌強行牽拉,以免拉
-
慢驚風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寒熱虛實凡面色蒼白或萎黃,精神萎倦,嗜睡,四肢發冷,舌淡苔薄者為虛寒;虛煩疲憊,面色潮紅,身熱消瘦,手足心熱,舌紅苔少者為虛熱;肢體顫振,手足搐搦為血虛;身熱起伏不定,口渴心煩,胸悶氣粗,泛吐痰涎,苔黃膩者,為虛中夾
-
慢驚風的病因與診斷
一、病因病機 慢驚風多見於大病久病之後,氣血陰陽俱傷;或因急驚未愈,正虛邪戀,虛風內動;或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脾腎兩虛,筋脈失養,風邪人絡。 由於暴吐暴瀉,久吐久瀉,或因急驚反復發作,過用峻利之品,以及它病誤汗誤下,以致脾陽不振,木旺生
-
急驚風的預防與護理
一、預防 1、平時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2、避免時邪感染。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敗及變質食物。 3、按時預防接種,避免跌僕驚駭。 4、有高熱驚厥史患兒,在外感發熱初起時,要及時降溫,服用止痙藥物。 二、護理 1、抽搐時,切勿用力強
-
急驚風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表熱、裡熱昏迷、抽搐為一過性,熱退後抽搐自止為表熱;高熱持續,反復抽搐、昏迷為裡熱。 2、辨痰熱、痰火、痰濁神志昏迷,高熱痰鳴,為痰熱上蒙清竅;妄言譫語,狂躁不寧,為痰火上擾清空;深度昏迷,嗜睡不動,為痰濁內蒙心包,
-
急驚風的病因與診斷
驚風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急重病證,以臨床出現抽搐、昏迷為主要特徵。又稱“驚厥”,俗名“抽風”。任何季節均可發生,一般以1—5歲的小兒為多見,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其證情往往比較兇險,變化迅速,威脅小兒生命。所以,古代醫家認為驚風是一種惡
2017-03-08 22 -
邪陷心肝型驚風
症狀:起病急驟,傳變迅速,多為高熱不退,煩躁,神志昏迷,反復抽搐,兩目上視,譫語,口渴,便秘,舌質紅,苔黃膩,脈數,指紋紫滯。 治則治法:清心開竅,平肝息風。 中成藥:安宮牛黃丸(散):丸劑:每丸3g;散劑:每瓶1.6g。丸劑:每服1丸
2017-03-08 20 -
風熱動風型驚風
症狀:起病急驟,多為高熱,神昏,雙目上視,顏面青紫,牙關緊閉,四肢抽搐,角弓反張,可伴有咽痛,流涕,咳嗽,鼻塞,煩躁,頭痛,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或弦浮,指紋紫滯。本證多發於5歲以下小兒,尤以3歲以下小兒更為多見。多發于體溫的上升段。
-
濕熱疫毒型驚風
症狀:起病急,多為持續高熱或突然高熱,頻繁抽搐,神志昏迷,譫語,四肢厥冷,腹痛或嘔吐,大便黏膩或夾膿血,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指紋紫滯。本證多發于夏秋之季,好發年齡為2~7歲,多有飲食不潔史。 治則治法:清熱化濕,解毒息風。 方藥:黃
2017-03-08 13 -
驚恐驚風型驚風
症狀:多有驚嚇史;平素情緒緊張,膽小易驚,暴受驚恐後出現夜間驚啼,驚惕不安,身體顫慄,喜投母懷,面色乍青乍白,甚至四肢抽搐,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神志不清,大便色青;脈律不整,指紋紫滯。 治則治法:鎮驚安神,平肝息風。 中成藥:牛黃鎮驚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