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泄瀉病因與診斷

泄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 糞質稀薄或如水樣為特徵的一種小兒常見病。 西醫稱泄瀉為腹瀉, 發于嬰幼兒者稱嬰幼兒腹瀉。 本病以2歲以下的小兒最為多見。 雖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但以夏秋季節發病率為高, 秋冬季節發生的泄瀉, 容易引起流行。

小兒脾常不足, 感受風邪, 內傷乳食, 或脾腎陽虛, 均可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而發生泄瀉。 輕者治療得當, 預後良好。 重者泄下過度, 易見氣陰兩傷, 甚至陰竭陽脫。 久瀉遷延不愈者, 則易轉為疳證或出現慢驚風。

病因病理

小兒泄瀉發生的原因, 以感受外邪, 內傷飲食,

脾胃虛弱為多見。 其主要病變在脾胃, 因胃主受納腐熟水穀, 脾主運化水穀精微, 若脾胃受病, 則飲食入胃, 水穀不化, 精微不布, 清濁不分, 合汙而下, 致成泄瀉。 故《幼幼集成·泄瀉證治》說:“夫泄瀉之本, 無不由於脾胃。 蓋胃為水穀之海, 而脾主運化, 使脾健胃和, 則水穀腐化而為氣血以行榮衛。 若飲食失節, 寒溫不調, 以致脾胃受傷, 則水反為濕, 穀反為滯, 精華之氣不能輸化, 乃致合汙而下降, 而泄瀉作矣。 ”

感受外邪小兒臟腑嬌嫩, 肌膚薄弱, 冷暖不知自調, 易為外邪侵襲而發病。 外感風、寒、暑、濕、熱邪均可致瀉, 唯無燥邪致瀉之說, 蓋因脾喜燥而惡濕。 其他外邪則常與濕邪相合而致瀉, 故前人有“無濕不成瀉”、“濕多成五瀉”之說。 由於氣候的因素,

一般冬春多為風寒(濕)致瀉, 夏秋多暑濕(熱)致瀉。 小兒暴瀉以濕熱瀉最為多見。

內傷飲食小兒脾常不足, 運化力弱, 飲食不知自節, 若調護失宜, 乳哺不當, 飲食失節或不潔, 過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食物, 皆能損傷脾胃, 而發生泄瀉。 故《素問·痹論》說:“飲食自倍, 腸胃乃傷。 ”傷食瀉既可單獨發生, 更多於其他泄瀉證候中兼見。

脾胃虛弱先天稟賦不足, 後天調護失宜, 或久病遷延不愈, 皆可導致脾胃虛弱。 胃弱則腐熟失職, 脾虛則運化失常, 因而水反為濕, 穀反為滯, 清濁不分, 合汙而下, 而成脾虛瀉。 亦有暴瀉實證, 失治誤治, 遷延不愈, 損傷脾胃, 而由實證轉為虛證泄瀉者。

脾腎陽虛脾虛致瀉者, 一般先耗脾氣, 繼傷脾陽, 日久則脾損及腎,

造成脾腎陽虛。 腎陽不足, 火不暖土, 陰寒內盛, 水穀不化, 並走腸間, 而致澄澈清冷, 洞泄而下的脾腎陽虛瀉。

由於小兒具有“稚陰稚陽”的生理特點, 以及“易虛易實, 易寒易熱”的病理特點, 且小兒泄瀉病情較重時, 利下過度, 又易於損傷氣液, 出現氣陰兩傷, 甚至陰傷及陽, 導致陰竭陽脫的危重變證。 若久瀉不止, 土虛木旺, 肝木無制而生風, 可出現慢驚風;脾虛失運, 生化乏源, 氣血不足以榮養臟腑肌膚, 久則可致疳證。

臨床診斷

一、診斷要點

1、大便次數增多, 每日超過3-5次, 多者達10次以上, 呈淡黃色, 如蛋花湯樣, 或黃綠稀溏, 或色褐而臭, 可有少量粘液。 或伴有噁心, 嘔吐, 腹痛, 發熱, 口渴等症。

2、有乳食不節, 飲食不潔或感受時邪病史。

3、重症腹瀉及嘔吐嚴重者,

可見小便短少, 體溫升高, 煩渴神疲, 皮膚乾癟, 囟門凹陷, 目眶下陷, 啼哭無淚等脫水征, 以及口唇櫻紅, 呼吸深長, 腹脹等酸堿平衡失調和電解質紊亂的表現。

4、大便鏡檢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細胞、紅細胞。

5、大便病原體檢查可有致病性大腸桿菌或病毒檢查陽性等。

二、鑒別診斷

痢疾大便稀, 有粘凍或膿血, 便次增多於裡急後重, 腹痛明顯。 大便常規檢查紅細胞、白細胞均多, 可找到吞噬細胞;大便培養有痢疾桿菌生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