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面部疔癰的臨床表現
面部皮膚是人體毛囊及皮脂腺、汗腺最豐富的部位之一,又是人體暴露部分,接觸外界塵土、汙物、細菌機會多,也易招致損務,因此而引起的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膿性炎症稱癤(furuncle),其病變局限于皮膚淺層組織。相鄰多數毛囊及其附件同時發生急性
-
癰的發病原因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濕熱火毒內蘊,複感毒熱之邪,而致毒熱壅阻經絡,氣血凝滯、壅塞不通,紅腫灼痛。一般多由於過食膏粱厚味,濕熱毒火內生;或因腎水虧損,陰虛火盛,複感外邪而發病,故中年、老年及糖尿病患者較易患上本病。
-
癰的主要症狀
本病初起局部皮膚腫脹不適,表面有粟狀膿頭,繼而膿頭變多,疼痛劇烈,逐漸向外擴大,形成蜂窩,色紅紫,最後中心壞死,並向深處發展,流出稠厚黃白色膿液。如膿栓、壞死組織脫淨,可逐漸癒合。常伴有發熱、惡寒、頭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症狀。
-
癰的食療方法
1.蔥60克,乾薑15克,桂枝30克,搗和熬膏,加醋120克、澱粉120克,調勻。視患處大小,膏用多大,連敷7日即消。適用於癰疽發背、乳岩結毒、濕患疔瘡。膿腫已破潰者忌用。 2.馬齒莧 0克,黃芩50克,煎湯熏洗患處,每日2次。 3.
-
癰的營養產品調理建議
■ 3倍用量:維生素C,螺旋藻,維生素B族■ 2倍用量:β-胡蘿蔔素 ■ 1倍用量:蛋白質粉, 大蒜精油 維生素C:增強機體抵抗力,抗炎,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促進傷口癒合。鞏固結締組織,維持肌肉和皮膚的健康。 螺旋藻:提供高蛋白質和高
-
什麼是喉癰?
喉癰是發生於咽喉間及其附近部位的癰腫的總稱。由於發病部位不同,因而名稱各異。生於喉關的叫喉關癰或騎關癰,相當於扁桃體周圍膿腫;生於喉底的叫裡喉癰,相當於咽後壁膿腫;生於頜下的叫頜下癰,相當於咽旁膿腫;發生於上齶者,叫上齶癰,又稱外喉癰。本
2017-03-05 11 -
肺癰的臨床特點和病因病理是什麼?
肺癰是肺部生膿瘍的病證,相當於西醫“肺膿腫”。由於風熱邪毒客於肺臟,致使氣阻而血行不暢,因而蘊毒化膿發為肺癰。臨床以發熱、胸痛、咳唾膿血為其主要表現。發病無明顯的季節性和年齡的差異,但若因于小兒肺炎痰熱化火,熱毒蘊結轉歸成肺癰者,則多見於
2017-03-05 12 -
癤的治療
治療措施: 對炎症結節可用熱敷或物理療法(透熱、紅外線或超短波),亦可外敷魚石脂軟膏、紅膏藥或金黃膏。已有膿頭時,可在其頂部點塗石炭酸。有波動時,應及早切開引流。對未成熟的癤,不應俐意擠壓,以免引起感染擴散。 面部癤,有全身症狀的癤
-
癤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其病原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白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或汗腺所致。皮膚擦傷、糜爛等均有利於細菌侵入及繁殖。皮脂溢出過多及因職業而常與礦物油接觸的人,也容易發生癤子。癤病多半發生於炎熱的夏季。高溫、潮濕、多汗容易使病原菌侵入皮膚。皮膚不清
-
癤 結語
癤是發于皮膚淺表的急性化膿性疾患,相當於西醫的單個毛囊發生的感染,或皮脂腺、汙腺發生的感染。其特徵為:局部色紅、灼熱、疼痛,腫勢局限,範圍多在3~6cm之間,膿出即愈。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發病為多。好發於頭面、頸項、臀部等處。本病應與癰
-
癤 診斷
局部皮膚紅腫疼痛,可伴發熱、惡寒、口幹、便秘、小便黃等症狀。 一、有頭癤患處皮膚上有一色紅灼熱之腫塊,約3cm大小,疼痛,突起根淺,中央有一小膿頭,膿出便愈。 二、無頭癤皮膚上有一紅色腫塊,範圍約3cm左右,無膿頭,表面灼熱,壓之疼痛,2
-
癤 病因病機
由於內鬱濕火,外感風邪,兩相搏結,蘊阻肌膚而成;或由於在夏秋季節感受暑濕熱毒之邪而生;或因天氣悶熱,汗出不暢,暑濕熱毒蘊蒸肌膚,引起痱子,複經搔抓,破傷染毒而發。 患癤腫後,若處理不當,瘡口過小,膿液引流不暢,致使膿液瀦留;或由於搔抓碰傷
-
外耳道癤腫預防與護理
1.平時禁止掏挖耳朵。 2.患病後,如在冬季,可在外耳道口塞以疏鬆的棉花球,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濕度。這樣則易腐、易排毒而也易於癒合。 3.外耳道要保持乾燥潔淨。擦去污穢時,切忌粗暴或反復重擦。 4.在病起初期或癤腫未成熟之際,可於耳外部熱
2017-03-05 14 -
輕淺熱癤,自療效果好
癤是肌膚淺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皮膚上出現紅腫疼痛的炎性小硬塊,隨處可發生,俗稱“熱癤”,發生於暑天的又稱“暑癤”。患糖尿病、習慣性便秘等慢性疾病或陰虛內熱者、營養不良者易患本病。癤病變比較輕淺,一般只需外治,患者不妨在家嘗試自療。 注意個
2017-03-05 14 -
癤 辨證論治 外治法
初起,小者用千捶膏蓋貼或三黃洗劑外搽,大者用金黃散或玉露散,以銀花露或菊花露凋成糊狀外敷。遍體發瘡,破流膿水成片者,用青黛散,麻油調敷。 膿成則切開排膿,用九一丹摻太乙膏蓋貼。膿盡改用生肌散收口。 【預防與調攝】 1.少食辛辣油炸及甜膩食
2017-03-05 14 -
癤 辨證論治 內治法
(一)熱毒蘊結多見於氣實火盛患者。輕者癤腫只有1-2個,也可散發全身,或簇集一處,或此愈彼起;伴發熱,口渴,溲赤,便秘;舌紅,苔黃,脈數。 辨證分析:感受熱毒之邪,熱毒蘊于肌膚以致營衛不和,經絡阻隔,氣血凝滯,故見癤腫,熱毒內蘊,故有發熱
2017-03-05 10 -
癤的食療方
中醫稱本病為癤,分為暑癤、螻蛄癤、癤病。(1)暑癤,初起局部皮膚潮紅,次日發生腫痛,根腳很淺,範圍局限,多在3cm左右。暑毒輕者一般無全身症狀;暑毒重者,可遍體發生,並可出現全身不適、寒熱頭痛、心煩胸悶、口苦咽幹、便秘溲赤、苔黃脈數等症狀
-
腰扭傷應該怎麼辦
腰部扭傷是現在很多人都會遇到的一件事情,所以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下腰扭傷的治療方法、腰扭傷不能吃什麼、腰扭傷的原因。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後,應該知道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説明自己解決這種情況。 腰扭傷的原因 腰部是人體的中點 ,
-
中醫偏方治療骨折
骨折是一種不可避免會造成的傷害,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下治療骨折偏方、骨折病人吃什麼好、還有就是骨折的症狀。相信大家在看完後,應該會對自己的治療有幫助。 骨折的症狀 1.全身表現 (1)對於多發性骨折、骨
2016-05-17 12 -
丹毒怎麼治療
丹毒是一種真皮層淋巴管受到感染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對於患有這方面疾病的人群而言,可謂是苦不堪言,所以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下丹毒病因、丹毒最好治療方法、以及丹毒的飲食。相信大家在看完後會對自己有幫助。 丹毒病因 本病是由A族B型溶
2016-05-18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