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肌張力低下型腦癱要早發現早治療, 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 還要注意日常護理, 包括環境, 安全及飲食等等, 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媽媽們你們都知道嗎?
1、室內環境
室內保持空氣新鮮, 陽光充足, 通風良好, 溫度適宜。 定期用紫外線照射消毒, 地面經常用消毒液拖檫, 保證小兒腦癱患兒室內的清潔衛生。
2、注意安全
小兒腦癱患兒因發育遲緩, 各種動作的發育均遲于同期的健康小兒, 行動不便。 故應有專人守護。 注意安全, 以免造成意外傷害。
3、清潔衛生
搞好腦癱患兒的清潔衛生,
4、飲食護理
在給小兒腦癱患者餵食時腦癱患兒的姿勢是頭部後仰, 那麼全身肌肉肌張力升高、痙攣, 姿勢不對稱。 這樣, 吞咽動作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 小兒腦癱患者在母親的懷裡處於半臥位, 患兒的頭部擱在母親的胳膊肘上, 肩背部由母親的前臂承托, 患兒的雙手被放在身體的前面, 整個身體姿勢顯得相對對稱, 這樣患兒全身的肌張力可相對正常些, 餵食也就比較容易進行。 如果小兒腦癱患者已具有一定的頭部控制能力和軀幹直立能力, 母親可以讓患兒坐在自己的一條大腿上, 患兒的膝關節屈曲並擱在母親的另一條大腿上。
5、皮膚護理
病情嚴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腦癱患兒往往長時間臥床, 側臥位適合各種腦癱患兒, 護理人員常幫助患兒翻身, 白天儘量減少臥床時間。 及時清理大小便, 保持皮膚清潔, 防止褥瘡發生或繼發其他感染。
6、日常生活護理
指導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員正確護理患兒。 日常生活活動是人們維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動, 如進食、更衣、洗漱、入廁等。 腦癱患兒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 需對其進行日常生活護理及訓練。 更衣時應注意患兒的體位,
腦癱患兒的日常護理更多的是體現在生活中的瑣事及細節上, 這就需要父母們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 這些父母比一般家庭的要更加辛苦, 不過只要想想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