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得到的VS得不到的 哪個更好?

二選一, 你願意中頭彩還是終生殘疾?

好吧, 不該這麼問, 因為一般沒有人會選擇後者。 那麼, 中頭彩和終生殘疾哪個更開心呢?如果以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和上一個一樣簡單, 那麼你就錯了。 一年之後, 因為事故導致終身殘疾的人不再悲傷, 中頭彩的人也不再高興, 事實上他們的高興程度變成一樣的了。 無法想像?請繼續往下看。

“我現在過得非常好。 身體上, 精神上, 各個方面。 ”前美國眾議院主席吉姆•萊茨, 因為政治醜聞而被迫辭職, 從此失去了自己以前的一切權利, 地位, 金錢。 多年以後, 面對《紐約時報》的採訪,

萊特如是說。

“這是一個榮耀的經歷。 ”莫里斯•比克曼含冤入獄37年之後, 不是抱怨上天的不公, 不是自我安慰, 反而將這個經歷看作神聖的榮耀。

這種例子隨處可見, 也許沒有他倆那麼悲劇, 但是你身邊一定不缺這樣的故事:別人看來不幸的生活, 自己卻過得有滋有味。 我們真的可以合成快樂嗎?為此,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Dan Gilbert做了一個實驗。

讓參與者看六幅莫内的畫, 並按照從最喜歡到最不喜歡給這些畫排出1到6號。 為了感謝參與者, 他可以帶走一張留作紀念。 巧得是只剩下3號和4號兩種圖了。 當然, 如果你是參與者也一定會趕上3號和4號, 因為這是設計好的, 無論你怎麼排, 都只剩下3號和4號。 考慮到喜歡3號還是比4號要多一點點的,

參與者欣然選擇了3號帶走。

過了幾天, 再讓參與者看同樣的六張畫, 再讓他們排一次順序, 看看他們的喜歡程度有沒有發生變化。 這些一模一樣的畫, 在參與者心目中的位置果然改變了, 以前的第三位升到了第二位, 第四位卻降到了第五位。 他們對自己得到了的更喜歡了, 對自己沒得到的更不喜歡了。

可是, 這並不足以說明參與者自己合成了快樂, 他們也可能是因為擁有, 所以快樂。 於是, Gilbert找到了順行型失憶症患者又重複了一遍實驗。 這些患者有個特點, 他們雖然保留著童年的記憶, 但是新發生的事情轉眼就忘了。 他們也被要求給畫排序, 然後從三、四位挑一張留著。

實驗者出去溜達半個小時, 又回來了。

“大夫,

我認識您嗎?”

看來患者已經忘了半個小時以前的自我介紹了。 不過, 他還記得剛才的實驗嗎?

“你還記得剛才你挑了這六張畫中的哪張嗎?”

“不記得了。 是這張嗎?”患者猶豫不定, 完全隨機憑感覺猜了一個。 看來他是不記得了。 實驗可以繼續了。

“那麼你能按照自己的喜愛程度給這六張畫排個序嗎?”

儘管患者不記得自己之前的結果, 也不記得自己拿了那張, 但是他們還是得到了和普通人一樣的結果:第三位升到第二, 第四位降至第五了。 看來對於3號的喜愛不是因為在第二次排序時知道自己擁有它, 而是在剛得到它時就產生了愉悅的情緒。 失憶症患者雖然忘事, 但是他們不“忘情”。 之所以他們第二次對3號的評價變高了, 就是因為他們再次看到3號時產生了更積極的情緒。

不為什麼, 就是樂意。

我們的情緒系統就像我們的免疫系統, 可以自己調節。 外界不給我們高興, 我們創造條件也要高興, 我們自給自足。 雖然達不到“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但是我們每個人都遠比自己想像得要強大許多。 考試的成敗, 比賽的輸贏, 職位的升降, 家庭的聚散對於我們情緒的影響都是短暫的, 因為我們每個人自己才是自己快樂的源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