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容易發展成胃癌的胃病

胃潰瘍

關於胃病能否癌變的問題, 一直存在很多爭論。 多數臨床及病理工作者認為, 部分胃癌是自胃潰瘍惡變而來。 在慢性潰瘍的基礎上發生癌變者占5%, 特別是潰瘍直徑超過2釐米者更易惡變。 癌變發生于潰瘍的周圍黏膜。 這些部位的黏膜在潰瘍活動時發生糜爛, 在反復破壞和再生的慢性刺激下發生癌變。

對45歲以上的患者並經常有出血傾向、不規律的頑固性疼痛、病灶大於2.5釐米者, 均應想到有癌變的可能, 正規內科治療無效者應及早行手術切除。

十二指腸潰瘍只要堅持合理的治療, 是不會惡變成癌的。

殘胃

凡胃、十二指腸潰瘍久治未愈, 或上消化道出血、胃癌等疾患, 行胃次全切除手術後, 剩餘的胃稱“殘胃”。

由於失去正常的幽門功能, 膽汁容易反流入殘胃腔內, 破壞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而產生炎症, 或因膽汁反流而使原有的炎症損傷加重, 因反流液呈鹼性, 故又稱“胃切除後鹼性反流性胃炎”, 簡稱殘胃炎。

2%~6%的殘胃可發生癌變。 消化性潰瘍胃大部切除10年後(15~30年)易發生胃癌, 現公認是胃癌的癌前疾病。

臨床症狀以中上腹持續性燒灼痛最為常見, 餐後疼痛加重, 服制酸藥物無效。 膽汁性嘔吐為其特徵性表現, 嘔吐後症狀並不能緩解。 由於胃排空同時受阻, 故嘔吐常可於半夜發生, 嘔吐物中可伴有食物。 本病多無陽性體征,

體重減輕常見, 少數可發生出血、貧血、舌炎和腹瀉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併發症。

值得注意的是:殘胃癌的症狀並無特異性, 其早期診斷主要靠胃鏡檢查, 在腫瘤好發部位、吻合口及其周圍進行殘胃黏膜活檢, 這是早期發現殘胃炎發展為殘胃癌的重要措施。 一般將術後5年以上的患者列入危險人群, 給予定期檢查。

胃息肉

胃息肉可分為增生性息肉及息肉樣腺瘤兩大類。 前者與癌的關係不大, 腺瘤性息肉, 尤其是大於2釐米多發性者, 癌變率高。 癌變率為6%~27%不等。 臨床上一般認為直徑大於2釐米的息肉、多發性息肉、廣基的息肉有較高的惡變率, 手術切除為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