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朋友就是能在一起說壞話的人?

你發現你和坐在旁邊的陌生人上過同一門導論課, 你和他都比較喜歡那個老師。 你會更喜歡哪個人?更願意和誰交朋友呢?這還用問?人們在遇到陌生人時, 會試圖為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 因而會表現出更多的社會期待行為——相比於負面的態度而言(比如不喜歡某個老師), 人們當然會更喜歡那些表現出積極態度的陌生人(比如喜歡某一個老師)!

這一理論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正確的。 我們更願意接近積極向上的人, 而離那些怨天尤人的傢伙遠遠的。 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輕鬆一點呢?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但是, 你是否忽略了一個重要的變數?這些正性和負性的態度是你和這個陌生人所共有的, 並不是你單方面地倒苦水。 用更通俗的話來說, 就是“朋友的朋友是朋友, 敵人的敵人也是朋友”, 這也被稱為平衡理論。

那麼, 你更喜歡“朋友的朋友”還是“敵人的敵人”?

南佛羅里達大學心理學系的詹妮弗·K·巴森和她的同事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最初的回溯性調查中, 他們讓120名參與者在列出1名最親密朋友的名字後回答這樣的問題:“在我剛和他/她認識時, 我們發現我們都喜歡____, _____, _____, ……;都不喜歡___, ____, _____, ……。 ”喜歡/不喜歡的物件可以是人物、事物或者某種觀點, 回答的條目越多越好。

儘管這些參與者都認為, 與討論彼此都不喜歡的某個人相比,

他們更經常在一起討論喜歡的事物, 這些也更能促進友誼, 但研究結果恰恰相反。 從回憶的實際結果來看, 在對人物的共用態度中, 負面態度要占更大的比例。

這個調查結果也許是由於人們記憶的偏差導致的, 畢竟有研究表明人們對負性事件的記憶更深刻。

於是巴森等人將調查的內容擴展到了參與者的3個最親密的朋友, 回答的問題也變成了描述當前的(而非剛認識時)共用態度。 主要的研究結果依然不變, 並且, 這種差異在關係最親密的朋友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共用負面資訊”讓你我更親密

“共用負性資訊”真的可以讓關係更親密嗎?還是說因為關係親密, 所以才共用負性資訊呢?

因果關係必須要通過實驗來證實。

於是巴森等人又設計了一個的巧妙的實驗來驗證共用的負性資訊對親密關係產生的影響。

就像在本文開頭描述的那樣, 你應邀去參加一次有關“印象形成”的心理學研究, 這個研究包括兩個“獨立的”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 你會聽到一段錄音, 錄音的內容是兩個大學生(假設就是 馬大爺 和 她大姨媽 )的一段日常對話。 在聽錄音之前, 你已經瞭解到研究任務是讓你在大姨媽身上發現一個你喜歡的特徵和一個不喜歡的特徵, 並評估自己這兩種態度有多強烈。

之後, 研究助手告訴你接下來的研究包含了真實的人際互動, 並給了你一份互動物件的簡單資料, 包括來自哪裡, 喜歡吃什麼, 喜歡在哪裡上課之類的資訊。

你還從研究助手那裡“偶然地”得知他和你都喜歡大姨媽的同一個特徵。

但在互動開始之前, 你需要再回答一些問題(如“你認為你和你的搭檔會成為朋友嗎?”“你覺得和你的搭檔親近嗎?”)來測查你對這段關係親密程度預期。 由於獲得的資訊有限, 你盡可以依賴自己的直覺和猜測。

就像大家猜測的那樣, 研究到這裡就結束了(心理學家們每天都過愚人節)。 在這個實驗中, 真正的操作在於一部分參與者“偶然”得知那個不存在的搭檔和你都“喜歡”大姨媽的同一個特徵, 而另一部分參與者則得知搭檔和你都“不喜歡”大姨媽的同一個特徵。

研究結果再一次驗證了“共用的負性資訊”在關係形成中的作用。 與那些得知自己和搭檔都“喜歡”大姨媽某個特徵的參與者相比,

那些相信搭檔和自己都“不喜歡”大姨媽某個特徵的參與者對關係的親密程度預期要顯著更高。 但這種“負性優先”(bad over good)效應只在“負性”態度相對較弱的情況下出現。 當態度很強烈時, 正性態度與負性態度在促進親密關係的表現上沒有顯著差異。

負面資訊,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共用的弱負性資訊為什麼更能促進親密關係的形成呢?也許這些資訊能提高自尊, 或是提高社會認同和小團體歸屬感。 這都可能有利於人際吸引的增強和親密關係的形成。

但在巴森等人最新的一項研究中, 他們驗證了另一條影響路徑——共用的負性資訊能提高熟悉感(familiarity), 而熟悉感正是影響人際吸引的一個重要因素。 根據經典歸因理論,相對於積極態度而言,人們認為負性態度更能夠體現一個人真實的想法,也更容易被歸因成個人特質。因為他人可能只是出於禮貌而附和你的正性態度,而在陌生人面前表達負性態度則是需要冒風險的。當我們得知一個人跟我們具有同樣的負性態度時,我們會覺得瞭解了他的真實態度,更熟悉他的個人特質,也更願意和他親近。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負性優先效應”只存在於態度較弱的情形下。這很接近自然的人際交往過程。在一段關係的初級階段,我們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但如果熟識以後仍然不能分享負性態度,就很難成為“特別好友”。醉鋼琴老師 說過 :檢驗友誼的唯一標準,就是兩個人湊在一起說別人壞話。

根據經典歸因理論,相對於積極態度而言,人們認為負性態度更能夠體現一個人真實的想法,也更容易被歸因成個人特質。因為他人可能只是出於禮貌而附和你的正性態度,而在陌生人面前表達負性態度則是需要冒風險的。當我們得知一個人跟我們具有同樣的負性態度時,我們會覺得瞭解了他的真實態度,更熟悉他的個人特質,也更願意和他親近。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負性優先效應”只存在於態度較弱的情形下。這很接近自然的人際交往過程。在一段關係的初級階段,我們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但如果熟識以後仍然不能分享負性態度,就很難成為“特別好友”。醉鋼琴老師 說過 :檢驗友誼的唯一標準,就是兩個人湊在一起說別人壞話。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