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萊菔子有哪些治病驗方

萊菔子, 即俗稱的蘿蔔子。 民諺有“十月蘿蔔小人參”的說法, 意指吃蘿蔔好處多多, 殊不知, 蘿蔔的種子也同樣是一味良藥。

中醫認為, 萊菔子味辛甘, 性平, 功專消食、降氣、化痰。 古稱“萊菔子治痰, 有推牆倒壁之功。 ”名醫張錫純對它頗多讚譽, 認為“無論或生或炒, 皆能順氣開鬱, 消脹除滿, 此乃化氣之品, 非破氣之品。 ”《本草綱目》也說:“萊菔子之功, 長於利氣。 生能升, 熟能降, 升則吐風痰, 散風寒, 發瘡疹;降則定痰喘咳嗽, 調下痢後重, 止內痛, 皆是利氣之效。 ”

萊菔子擅長消食化積、除脹行滯, 尤以消面積食滯為特長。 凡食積氣滯而見噯腐吞酸,

甚至腹脹疼痛者尤為適宜。 常配伍山楂、神曲、半夏、陳皮等同用。 小兒便秘, 用炒萊菔子研極細末, 每次取5~9克, 加白糖適量沖泡後飲用, 較小的嬰幼兒可減量拌奶粉或稀飯食用, 發揮潤下通便的作用, 易為小兒接受。

萊菔子可消除“誤服補劑”所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 中醫認為, 人參不能和萊菔子一起服用。 人參補氣易壅滯, 萊菔子順氣易化氣, 所以藥力容易抵消或發生不良反應。

現代研究發現, 萊菔子有降壓及抗炎作用, 對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及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均有抑做法用。 還可用于治療骨質增生、濕疹、小兒疳積、子宮功能性出血等病。

小驗方

百日咳 萊菔子,

焙乾, 研細粉。 白沙糖水送服少許, 1日數回。

牙疼 萊菔子七八粒, 去赤皮, 細研。 以人乳和, 左邊牙痛, 即於右鼻中點少許, 如右邊牙疼, 即于左鼻中點之。

跌打損傷 萊菔子100克, 生研爛, 熱酒調敷。

高脂血症 萊菔子、白芥子、決明子各30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早晚2次服用。

便秘 炒萊菔子50克, 水煎, 每日1劑, 分2次空腹服。

藥膳方

萊菔子粥

用料 萊菔子末15克, 粳米100克。

做法 將萊菔子末與粳米同煮為粥。 早晚溫熱食用。

功效 化痰平喘, 行氣消食。 適用於老年慢性氣管炎、肺氣腫者食療。

檳榔萊菔陳皮飲

用料 檳榔12克, 萊菔子12克, 陳皮6克, 白糖適量。

做法 將檳榔切片或打碎, 萊菔子微炒, 然後將檳榔、萊菔子、陳皮三物同放入瓦煲內, 加入清水700毫升, 用中火煮沸30分鐘, 去除藥渣,

加入少許白糖即可飲用。

功效 行氣消食除脹。 適用於宿食停滯、脘腹脹痛等症。

雞內金萊菔粥

用料 雞內金6克, 萊菔子5克, 粳米50克, 白糖或食鹽適量。

做法 將雞內金焙乾, 萊菔子炒黃, 共研細末, 粳米按常法煮粥, 粥將熟前放入雞內金、萊菔子末, 再煮至粥爛熟, 調入白糖或食鹽即可。 早晚食之。

功效 消食除脹, 適用於食積蘊熱, 嘔吐腹脹, 大便秘結等症。

溫馨提示:氣虛、無食積、痰滯者慎用。 大便溏泄者忌用。 人參、萊菔子不能同用。 臨床觀察證實, 萊菔子與何首烏、熟地配伍可致皮疹。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