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到了, 許多家庭馬上會開始包粽子, 也有很多家庭會去市場上購買粽子, 無論你怎麼得到粽子, 我們都希望開開心心的吃粽子, 同時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 支鏈澱粉含量高。 糯米加熱後, 支鏈澱粉會糊化, 有利於被消化酶分解, 更易消化;而一旦冷卻, 澱粉會老化回生, 分子間凝固加強, 不容易被消化。 從口感來說, 糯米放冷後, 硬度、黏性和咀嚼性都會顯著上升, 給消化帶來難度。 所以, 涼粽子十分不利於消化。 此外, 肉粽子裡還含有大量飽和脂肪, 對於胃不好、消化吸收能力差的人來說,
如果趁熱吃的話, 糯米質地柔軟, 葷油是液態, 容易與膽汁混合, 胃腸功能正常的健康人消化起來仍不算很困難。 一旦變冷, 豬油凝固, 吸入豬油的糯米硬度也上升, 令胃腸負擔加重。 需要提醒的是, 粽子屬於主食。 吃後要減少米飯、饅頭等主食的量。

方法/步驟
1、多吃忌
粽子雖然好吃, 但是不能吃多了。 大家都知道, 粽子以糯米為主要原料, 糯米吃多了, 滯氣滑腸, 不用易被消化, 尤其是老年人, 吃多之後感覺胃脹。
2、忌半生不熟
家裡包粽子, 最難的是煮粽子, 因為粽子不容易煮熟, 很容易半生不熟的, 吃了這樣的粽子對消化也不利, 所以粽子不要包的太大, 而且煮的時候, 最好一次性煮熟。
3、不宜存放太長時間
雖然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有冰箱, 但是保存時間過長, 就容易變質, 可以發現, 打開粽葉的時候是上面有很多粘液一樣的東西, 那就說明保存時間過長, 一般不要超過4天。
4、不宜吃粽子的人
腸胃有問題, 或者生病初愈的人都不宜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