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切忌對學生所犯的錯誤“窮追不捨”

某學生早晨喝完牛奶, 就隨手從窗戶往下扔空牛奶盒子, 正巧打著了樓下的一位學生。 事情鬧到了老師那裡, 亂扔盒子的學生被班主任叫到了辦公室一陣批評:

“你知道這種行為的嚴重後果嗎?”班主任厲聲質問。

“老師, 我錯了, 我以後再也不往下扔東西了!”這時, 學生眼裡的淚水已在打轉。

“幸虧你扔的是紙盒, 如果是鐵盒、磚塊呢?還不給人家腦袋砸破?”

“萬一砸出人命來怎麼辦?”

……

班主任連連質問、斥責, 由紙盒而鐵盒而磚塊而人命而……說了一大堆, 越說越嚴重, 越說越玄乎, 似乎還不滿足, 仍想繼續“發揮”, 但這時,

學生已變得充耳不聞, 表情淡漠了。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 而引起心裡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 被人們稱之為“超限效應”。

學生犯了錯, 班主任對其問題進行適當地拓展與延伸, 使學生受到教育, 這本沒有錯;但在某些時候, 班主任太多、太隨意的“發揮”, 就成了“過度”教育, 反而引起學生心理煩躁甚至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使原本簡單的教育變得複雜起來, 成為對學生的一種新的傷害。

為避免這種超限效應在批評學生時出現, 班主任要把握好教育的“度”, 切忌“化小為大”、“化短為長”、“化輕為重”, 大肆渲染, 無限上綱。

要學會見好就收, 自覺控制不良情緒, 能少說的就不多說, 留點精力給自己, 多點時間給學生, 讓他們自己去反思,

使他們學會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 切忌對錯誤“窮追不捨”, 這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 反而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