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夏秋交替季節, 該如何規劃我們的飲食呢?天氣由熱逐漸轉涼, 我們的飲食也不能像夏天那樣子喜涼降暑清火, 在秋季該如何規劃飲食, 一起來看看吧。
夏秋交替的時候應該吃些什麼好
在夏秋交替這個季節, 不應過分地進補, 切忌頓頓大魚大肉。 應該平補, 由於天氣乾燥, 可以吃一些清爽潤肺的食物, 如百合、蜂蜜、梨水加冰糖等。 要注意平衡飲食, 注意蔬菜和肉類的合理搭配, 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膩的食物。 老人由於脾胃功能下降, 所以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 而且要少食多餐, 這樣才不至於讓胃腸負擔太重。
夏秋交替時氣候變化劇烈, 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可能使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 因此應積極採取措施預防疾病。 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因呼吸系統防禦能力弱, 加上氣溫變化, 很容易導致慢性氣管炎等的復發。 平日裡應多吃具有清熱、止渴和化痰作用的水果如梨、橘子等;優質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類及豆製品等;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新鮮蔬菜如黃瓜、絲瓜、番茄、冬瓜、綠豆芽等和水果如西瓜、檸檬、鳳梨等;主食可選易消化的掛麵、面片、餛飩、粥等。 除此以外, 還應少食堅硬及含纖維高的食物;禁食大蔥、洋蔥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咳嗽、氣喘等症狀;忌油膩食物及忌酒。
季節交替的時節, 皮膚往往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由於氣候轉涼, 人們食量增加, 使胃腸功能的負擔加重, 而且秋季本身也是胃腸疾病高發的季節, 稍有不慎即可發生腹瀉。 所以在外進食要注意飲食衛生, 切忌暴飲暴食而引發急性腸胃炎、膽囊炎、胰腺炎等病。
夏末秋初要少吃夏瓜
夏末秋初 “瓜”字輩的要少吃 中醫認為脾的特性是喜燥惡濕, 長夏濕氣本來就重, 如果這個時候不小心淋雨, 或是沒有及時更換被汗水浸透的衣物, 就極易使脾臟為濕邪所困, 從而出現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肢體困重等症狀。
腦血管病人要如何調理飲食
夏秋交替的季節更腦血管病人更要注意飲食。 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攝取, 不能吃油過多, 要多吃魚和雞肉, 因為它們相對于豬牛羊肉來說肉質比較細膩。 但是如果是吃雞肉的話, 則最好去掉雞皮, 因為雞皮中的脂肪含量非常高, 多吃對病情也有一定的影響。
推薦:適合夏秋之際的三款食譜
1、綠豆南瓜湯
材料:綠豆50克, 老南瓜500克, 食鹽少許。
做法:綠豆清水洗淨,
功效:綠豆甘涼, 清暑、解毒、利尿;配以南瓜生津益氣, 是夏季防暑最佳膳食。
2、苦瓜菊花粥
材料:苦瓜100克, 菊花50克, 粳米60克, 冰糖100克。
做法:將苦瓜洗淨去瓤, 切成小塊備用。 粳米洗淨, 菊花漂洗, 二者同入鍋中, 倒入適量清水, 置武火上煮, 待水煮沸後, 將苦瓜、冰糖放入鍋中, 改用文火繼續煮至米開花時即可。
功效:清利暑熱、止痢解毒。 適用於中暑煩渴、痢疾等症。
注意:喝此粥時, 忌食一切溫燥、麻辣、厚膩之物。
3、熗拌什錦
材料:豆腐1塊, 嫩豆角50克, 番茄50克, 木耳15克, 香油、植物油、精鹽、味精蔥末各適量。
做法:將豆腐、豆角、番茄、木耳均切成丁。 鍋內加水燒開, 將豆腐、豆角、番茄、木耳分別焯透(番茄略燙即可), 撈出淋幹水分, 裝盤備用。 炒鍋燒熱, 入植物油, 把花椒下鍋, 炸出香味, 再將蔥末、鹽、番茄、味精同入鍋內, 攪拌均勻, 倒在燙過的豆腐、豆角、木耳上, 淋上香油攪勻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濕。
注意:豆角中含有血球凝集素A,是一種毒蛋白, 加熱後毒性可大為減弱。 所以豆角一定要焯透, 以防止中毒。
以上是夏秋交替之際該注意的一些事項, 您記住了嗎?
提供“夏秋交替少吃瓜 3款食譜更健康”閱讀, 如果你很喜歡這些分享的“夏秋交替少吃瓜 3款食譜更健康”內容,希望你通過“夏秋交替少吃瓜 3款食譜更健康”,找到通往健康之路的金鑰匙。
如果你很喜歡這些分享的“夏秋交替少吃瓜 3款食譜更健康”內容,希望你通過“夏秋交替少吃瓜 3款食譜更健康”,找到通往健康之路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