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如何從中醫角度進行牛皮癬診斷

中醫稱牛皮癬為“白疕”, 由於其症狀比較明顯, 診斷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但是對於牛皮癬的中醫診斷方法,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 其實中醫對於牛皮癬是有詳細的診斷的,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

1、風濕阻絡

證候:牛皮癬皮損合併關節病變, 以手足小關節受損為主, 關節腫、痛、活動受限, 甚者僵硬畸形, 不能伸直, 舌淡苔薄白膩, 脈弦滑或濡。

辨析:①辨證:本型相當於關節病型牛皮癬, 以皮損基礎上合併關節病變為辨證要點。 ②病機:多因熱毒入血, 兼有風濕, 痹阻經絡所致。

2、血熱

證候:本型相當於進行期, 皮疹發生及發展迅速,

皮損系點滴狀或斑塊狀, 新的皮損不斷出現, 鱗屑較多, 瘙癢明顯, 常伴有心煩, 口渴, 大便幹, 小便黃, 舌質紅, 苔黃膩, 脈弦或滑數。

辨析:①辨證:本病多見於尋常型牛皮癬。 以皮損基底潮紅, 有鱗屑, 剝之有點狀出血點為主要辨證要點。 ②病機:血分熱盛, 毒入營血, 蘊伏血絡則皮損潮紅, 脫屑剝之有血點, 瘙癢。 脈弦為血熱內盛之征。

3、熱毒傷陰

證候:因牛皮癬自然發展或治療不當而致全身出現彌漫性潮紅, 大量片狀脫屑, 伴有輕重不同的發熱、畏寒、心煩、口渴等症狀, 溲黃赤, 便幹結, 舌紅絳, 無苔或有裂紋, 脈滑數。

辨析:①辨證:相當於紅皮症型牛皮癬, 以全身皮膚彌慢性潮紅, 大量片狀脫屑, 伴有不同程度全身症狀為辨證要點。 ②病機:系心火熾盛,

兼有毒邪, 鬱火流串, 入于營血, 蒸灼肌膚而成。

4、血燥

證候:本型相當於穩定期, 病程較長, 皮損肥厚, 色暗紅, 經久不退, 皮膚乾燥瘙癢, 新生皮疹較少, 原有皮損部分消退, 舌質暗紅苔薄白, 脈結或沉細。

辨析:①辨證:本型臨床症狀輕, 以皮損肥厚, 皮膚乾燥, 瘙癢脫屑, 脈緩或沉細為辨證要點。 ②病機:燥邪傷陰, 陰血被耗, 脈絡阻滯, 氣血凝結不通, 肌膚失養則皮損肥厚, 皮膚乾燥、脫屑、瘙癢。 脈緩或沉細為陰虛血燥之征。

5、膿毒

證候:在牛皮癬皮損上出現多數密集淺在性小膿皰, 有的融合成片, 有燒灼感, 伴有發熱, 口渴, 關節痛, 尿黃, 便結, 苔黃, 脈弦滑數。

辨析:①辨證:本型相當於膿皰型牛皮癬, 以皮損出現多數密集小膿皰伴全身症狀為辨證要點。

②病機:系濕熱蘊久, 毒邪入裡而發。

6、血瘀

證候:本型相當於退行期, 皮損肥厚, 色暗紅, 經久不退, 鱗屑附著較緊, 肌膚甲錯, 時有瘙癢, 常伴有面部褐斑, 舌質暗紅, 有瘀點或瘀斑, 脈細緩澀。

辨析:①辨證:皮損肥厚、色暗紅, 經久不退, 面部褐斑, 脈細緩澀為辨證要點。 ②病機:氣血瘀滯, 脈絡阻滯, 肌膚失潤則皮損肥厚, 色暗紅, 經久不退。 面部褐斑, 脈細緩澀為血瘀之象。

以上就是牛皮癬中醫診斷方法的介紹, 患者應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斷, 辨證用藥, 千萬不能相信虛假的廣告和偏方, 以免耽誤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