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瘡是一種以鼻部發紅, 伴有丘疹、膿皰及毛細血管擴張, 形似酒渣為特徵的皮膚病, 由於玫瑰痤瘡皮損常呈玫瑰紅色, 且形似痤瘡, 故又稱玫瑰痤瘡。 現代醫學經過研究認為玫瑰痤瘡的病因有以下幾方面:
內分泌因素
當男女青年進入青春期時, 雄性激素增加, 使皮脂腺增大, 皮脂排出增多, 如果皮脂腺產生的皮脂順利通過毛漏斗, 從毛孔排出到體表, 則不會產生粉刺。 但是由於皮脂腺分泌的增多, 可使正常脂質中三醯甘油, 被降解為二醯甘油、單醯甘油及游離脂肪酸, 而游離脂肪酸有致炎的作用。
感染因素
皮脂泌出的增加, 皮脂腺性毛囊的毛漏斗部角質增生、剝離, 造成管腔狹窄、閉塞, 大量的脂質不能排出皮膚外, 皮脂腺管內寄生痤瘡丙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卵圓形糠秕孢子菌, 發生感染, 而發生玫瑰痤瘡。
機械刺激
如藥物、化妝品及機械性刺激等均可使皮脂泌出受阻而致玫瑰痤瘡。
飲食因素
飲食失調, 胃腸功能紊亂, 冷熱不均, 以及過食辛辣刺激、茶、酒、咖啡等刺激性食品, 可以使顏面部血管運動神經功能失調, 毛細血管長期擴張, 導致玫瑰痤瘡。
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之外, 玫瑰痤瘡的發生還可以受許多因素的影響, 如高溫、高寒、情緒激動、精神緊張、焦慮不安、婦女閉經、內分泌失調、病灶感染等, 均可以作為玫瑰痤瘡的發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