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五官科>正文

哪些口腔疾病會導致牙痛

“牙痛不是病, 疼起來真要命”這句話形象的說了牙痛帶給人們的痛苦感受。 可是同樣因為這句話的誤導, 很多人覺得牙痛無所謂, 實在忍不住了吃點止痛藥完事。 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 今天小編就借助本專題, 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牙痛的知識, 希望大家能夠“牙好, 胃口就好, 吃嘛嘛香!”

牙痛其表現為: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 牙痛大多由牙齦炎和牙周炎、齲齒(蛀牙)或折裂牙而導致牙髓(牙神經)感染所引起的。 中醫認為牙痛是由於外感風邪、胃火熾盛、腎虛火旺、蟲蝕牙齒等原因所致。

我們要認識引起牙痛的病因, 採取自我口腔保健與專業性防治相結合的措施來保護牙齒, 有效抵禦牙齒疼痛。

禍首一:齲齒

齲齒初期患者不覺疼痛, 當齲洞發展到牙本質時, 遇到冷、熱、酸、鹹、甜的食物時才發生疼痛(一般是酸痛)。 如果齲洞較深, 與牙髓(牙神經)接近或蛀穿到牙髓, 上述性質的刺激可引起難以忍受的酸痛

禍首二:牙髓炎

疼痛的特點是自發性的, 當遇到冷熱等刺激時疼痛加劇, 到了夜間睡覺時疼痛更加嚴重。 初起時疼痛是陣發性的, 以後變成持續性的疼痛。 疼痛還可反射到頭部、耳朵及頸部等處。 到後期牙髓化膿時, 口含冷水或吸一口冷空氣, 頓覺疼痛減輕。

禍首三:牙周炎

疼痛很劇烈, 持續性的跳痛,

牙齒不能咬嚼, 痛牙好像要比其他牙長出一些, 有牙浮起的感覺。 其主要特徵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 牙槽骨吸收和牙齒逐漸鬆動, 它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

禍首四:智齒(盡根牙)冠周炎

起病時感到牙齦疼痛, 下頜智齒靠近咽測部, 可以有咽喉痛、張口困難, 影響說話和進食。 嚴重時可伴有高熱、面部腫脹, 頜下淋巴結腫大。 智齒萌出年齡, 如果發現牙位不正或不萌出, 有經常發炎, 應請口腔科醫生檢查, 早期拔除。

禍首五:牙本質過敏

牙齒因長久擔負著咀嚼食物的功能, 最外面一層牙釉質逐漸被磨耗, 使第二層牙本質暴露, 因牙本質中有神經末梢的分佈, 故遇有冷熱或機械性的刺激時, 就可感到酸痛。

禍首六:牙頸部楔狀缺損

由於牙齦萎縮和牙刷毛太硬, 在牙面接近牙齦部分, 牙釉質很薄, 常可因刷牙時刷毛的摩擦, 將釉質磨除, 暴露的牙本質較軟, 被刷毛磨成較深的凹陷, 就會感到酸痛。

還有一些引起牙痛不常見的原因, 比如牙齒沒有萌出, 壓迫附近的牙齒;牙髓有結石牙冠裂開等。 另外, 很多人的牙痛是由於不當的飲食習慣引起的, 如果飲食忽冷忽熱或者吃辛辣食物, 就會刺激牙神經引發牙痛。 某些特殊人群也可能出現牙痛, 如高血壓患者的牙髓充血, 糖尿病患者的牙髓血管發炎壞死, 等原因都可引起牙痛。

如何有效預防牙痛

● 平時注意口腔清潔, 勤刷牙、勤漱口;早晚各叩齒10分鐘;善待牙齒, 勿咬過於堅硬之物,

避免牙齒與牙齦損傷;牙齒一旦出了問題要及時到正規的醫療單位診治。

● 用溫水刷牙、溫茶水漱口, 因為牙髓神經對溫度比較敏感, 尤其是患有牙齒磨損, 牙本質暴露的牙齒, 一遇冷刺激就可引起牙痛, 而溫水對牙齒來說是一種天然的保護劑, 可防治過敏性牙痛。

● 用大蒜頭磨擦止痛, 有較嚴重磨損的牙齒, 並有明確的酸痛區者, 可用生大蒜頭反復磨擦敏感區, 每天1—2次, 每次1—2分鐘, 1—2周後酸痛就會明顯減輕或消失。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