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翻六坐九爬”, 這是人們對嬰幼兒成長發育規律的通俗概括, 不過, 現在有很多寶寶還沒有經歷爬的階段, 就已經開始學習站立走路了。
有些家長認為, 會不會爬不重要, 甚至認為先學會走路說明寶寶更“硬實”, 但育兒專家們卻普遍認為, 雖然孩子跳過爬而直接走, 其動作發展和智力發育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寶寶經過爬行, 會對未來的平衡感以及手眼腳協調能力、粗細動作發展等都大有好處。
●孩子不爬怨家長
“孩子剛過一歲生日, 已經學走路了, 前天帶孩子去體檢, 一切正常, 但因為孩子不會爬,
實際上, 現在的城市中, 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與陳女士的寶寶一樣, 在發育過程當中沒有經歷過“爬行”, 就直接開始學走路了。 城市家庭一般房間狹小, 很多寶寶都只能在床上活動。 再加上很多父母對孩子呵護有加, 擔心在地上爬“太涼”或“太髒”或是磕碰著,
●爬行促進腦部發育
雖然沒有資料表明經歷過爬的孩子一定比沒有經歷過的孩子聰明, 但爬能促進寶寶腦部發育已被醫學界公認。 爬行訓練可以加強前庭與感覺系統的統合, 使身體感覺靈活, 促進腦的發育。
寶寶爬行時, 左右肢體交替輪流運動的衝動通過腦橋交叉, 從而整個大腦都在活動, 特別是可以鍛煉小腦的平衡能力, 並且運用手眼腳協調,
另外, 寶寶在爬行時, 頭頸仰起, 胸腹抬高, 靠四肢交替輪流抬起, 協調地使身體負重, 從而鍛煉了胸腹、腰背、四肢等全身大肌肉活動的力量。 因此, 爬行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健體活動, 並且為寶寶的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
${FDPageBreak}
●寶寶學爬要點提示
從醫學的觀點而言, 只要寶寶的其他發育並未落後, 就說明寶寶是正常、健康的。 但是如果父母已經知道爬行對寶寶的好處如此之多, 就不可能再被動地等待了, 應該積極地、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會爬行。
首先要給寶寶開闢一個適合“摸、爬、滾、打”的場地, 這個地點當然不能是狹小的床, 而應該是一大片鋪有地毯或軟墊、除去所有危險物品的空間。 在幫助寶寶練習爬行時, 先讓寶寶趴下, 成俯臥位, 把頭仰起, 用手把身體撐起來, 家長把寶寶的腿輕輕變彎放在他肚子下面;在寶寶的面前, 放一些會動的、有趣的、色彩鮮豔的玩具, 引逗他爬行。
有些寶寶一開始會出現倒爬現象, 家長可以用手在寶寶腳掌上輕輕推一把,
至於寶寶爬行的姿勢, 在爬行初期都不是很協調, 如踮著腳爬、匍匐爬、橫著爬、拖著一條腿側身爬等, 這些都是正常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 肌力和身體協調能力有所提高之後, 動作會變得比較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