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疼痛是人體自身的一種保護機制

疼痛是人體自身的一種保護機制, 是體內發生疾病的警告, 提醒需要治療, 祛除疾病則疼痛消失。 疼痛也有傷害作用, 如果疼痛持續存在干擾機體, 則在大腦形成“疼痛病灶”, 這時疼痛成為一種疾病, 症狀為疼痛。 長期疼痛則會引起心理和情緒行為的變化, 加重原有疾病, 形成惡性循環, 造成難治性疼痛。

癌症疼痛

癌痛的特點為持續性疼痛伴有爆發性疼痛, 許多患者擔心藥物副作用和藥物成癮而忍受疼痛的折磨, 不主動尋求治療。 其實患者對疼痛和疼痛治療不必太恐懼, 有30%~40%癌痛與腫瘤無關,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癌痛的三階梯治療方案。

只要口服、按時、聯合、個體化給藥, 按患者癌痛程度選用不同鎮痛藥, 必要時可聯合抗抑鬱類、抗驚厥類等輔助藥物, 90%的癌痛可以緩解且一般很少成癮。 藥物對人體的毒副作用也比想像的少。

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難治的原因是由於長期(大於3個月)疼痛的刺激, 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構發生不可逆改變, 神經變得異常敏感, 形成疼痛持續、輕微刺激劇痛、藥物療效不佳的狀況。 防治慢性疼痛關鍵是有痛不該忍要及時治療, 只要早期及時治療, 大多數疼痛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緩解, 治療效果十分顯著。

“身心同治”疼痛的最新治療理念指的是藥物治療同時配台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能幫助患者建立信心, 調動機體自身抵禦疾病的能力, 從而消除不良情緒, 改變認知, 提高止痛藥的療效。 疼痛防治並非只一兩次的診治就能取得滿意的療效, 需有階段性和連續性。 因此, 患者應該與專科醫生保持定期聯繫, 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