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如何去更好的預防帕金森

帕金森屬於神經內科最為常見的, 患者一般出現的症狀就是動作遲緩、震顫、身體僵硬等表現, 這極大影響著患者與正常人交流工作和生活, 使之給自己情緒造成極大傷害和折磨, 對其表現的不良情緒也直接影響著患者的治療效果。 那麼對於發生帕金森疾病如何去更好的預防呢?

1.鼓勵早期病人多作主動運動, 儘量繼續工作, 培養業餘愛好。

2.積極進行功能鍛煉, 尤其是姿勢與步態的訓練。 日常生活儘量讓病人自己完成, 但要注意保護病人, 防止病人跌跤。

3.多吃蔬菜、水果或蜂蜜, 防止便秘;多喝茶,

避免刺激性食物、煙、酒等。

4.對晚期臥床不起的病人, 應幫助其勤翻身, 在床上多作被動運動, 以防止關節固定、褥瘡和墜積性肺炎的發生。

5.預防感染, 由於帕金森患者容易患支氣管炎或肺炎, 因此, 在出現咳嗽或發燒時要馬上處理, 免得嚴重感染隨之而至。

6.預防便秘, 鼓勵帕金森患者增加身體活動, 飲足夠的水, 在每天飲食中增加纖維性物質如蔬菜等, 必要時或迫不得已時才用通便藥物。

帕金森易於哪些疾病混淆?

1、帕金森綜合征:有明確病因可尋, 如腦外傷、病毒性腦炎等。 ①藥物或中毒:神經安定劑、利血平、胃複安等可導致可逆性帕金森綜合征, 發生於治療後或停藥後數月。 CO、錳塵、MPTP、二硫化碳或焊接時接觸煙塵亦可引起。 ②血管性:多發性梗塞病史、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亢進、病理征和神經影像學檢查等可提供證據。

③腦炎後:20世紀上半葉流行性的昏睡性腦炎後常遺留帕金森綜合征, 目前罕見。

2、肝豆狀核變性:隱性遺傳性疾病、約1/3有家族史, 青少年發病、可有肢體肌張力增高、震顫、面具樣臉、扭轉痙攣等錐體外系症狀。 具有肝臟損害, 角膜K-F環及血清銅藍蛋白降低等特徵性表現。 可與帕金森氏病鑒別。

3、特發性震顫:屬顯性遺傳病, 表現為頭、下頜、肢體不自主震顫, 震顫頻率可高可低, 低頻者甚似帕金森震顫。 本病無運動減少、肌張力增高, 及姿勢反射障礙, 並於飲酒後消失、心得安治療有效等可與原發性帕金森氏病鑒別。

4、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可有運動遲緩和肌強直,

震顫不明顯;早期出現姿勢步態不穩和跌倒但本病有核上性眼肌麻痹可與帕金森氏病鑒別。

5、抑鬱症:可類似PD, 且二者常在同一患者並存。 但抑鬱症無肌強直和震顫, 抗抑鬱藥試驗治療可能有助於鑒別。

6、彌散性路易體病:多見於60-80歲, 以癡呆、幻覺、帕金森綜合症運動障礙為臨床特徵, 癡呆最早出現, 進展迅速, 可有肌陣攣, 對左旋多巴反應不佳, 但對其副作用極敏感。

7、亨廷頓病:如患者運動障礙以肌強直、運動減少為主, 以被誤認為PD, 根據家族史或伴癡呆可資鑒別。

8、多系統萎縮:主要累及基底節、腦橋、橄欖、小腦及自主神經系統, 可有帕金森病樣症狀, 多數患者對左旋多巴不敏感, 且影像學檢查可資鑒別。

9、皮質基底節變性:有皮質複合感覺缺失、一側肢體忽略、失用、失語和癡呆等皮質損害症狀,

體檢可見眼球活動障礙和病理征。 左旋多巴治療無效。

通過上面的詳細介紹, 相信現在大家一定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所以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 對於症狀比較輕微的患者要讓他多主動運動, 積極的進行姿勢與步態的常規訓練, 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儘量避免煙酒、刺激性的食物等, 使之儘快的恢復患者的身體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