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皮質類固醇在紅斑狼瘡治療中的應用

皮質類固醇治療紅斑狼瘡的主要藥物, 可顯著抑制炎症反應, 具有抗增殖及免疫抑制作用。 以下是皮質類固醇的治療紅斑狼瘡的應用原則, 希望對患者有幫助。

1、潑尼松的劑量約為每日每千克體重0.5~1.5mg, 輕型病例可用潑尼松15~20mg/d, 重症病例可用潑尼松40~60mg/d, 個別病情重篤的, 可用潑尼松60~80mg/d, 甚至120mg/d。 2、一般認為開始用量宜大, 因從小劑量開始, 既不能迅速控制病情, 使重要器官免受侵犯或使重要器官不致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又反而使激素總量增加, 產生更多的副作用。

3、如初量已夠, 則在12~36小時內退熱, 1~2天內關節痛消失,

發熱引起的毒性症狀明顯好轉。 若2天內無好轉, 應將原劑量再增加25~100%, 直到症狀有明顯進步為止。

4、除每日給藥外, 也可採用隔日(間隔48小時)給藥法, 即隔日上午頓服2天之藥。 一旦病情好轉穩定1~2擊, 則可開始逐步減量直至維持量約5~15mg/d。

5、採用上述劑量皮質類固醇激素效果不著時可改用脈衝療法, 以甲基潑尼松1g, 加入250毫升作靜脈內滴注, 連續3日, 然後每日潑尼松100mg, 3~4周內遽減至維持量;需要時可于2周後重複一療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