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我今年30歲, 患甲亢快四年了, 規律地服用他巴唑治療, 甲亢已經完全控制。 按醫生的囑咐停藥半年後, 我懷孕了, 開始還比較好, 後來甲亢復發, 主要症狀是心率比較快, 大約是每分鐘100次, 稍微運動就達到120至130次。 我是否該吃藥?服藥對胎兒有影響嗎?
例2:我已懷孕4個多月, 突然覺得多汗、多食、手震, 體重似乎還有下降, 到醫院檢查, 發現我患了甲亢, 我是應該繼續懷孕還是流產呢?
例3:我的丈夫是獨子, 因而我們“要孩子”的壓力很大, 但我患有甲亢, 一直未能治癒。 現在服用抗甲亢的藥物丙基硫氧嘧啶, 一日一片,
作為內分泌專科醫生, 類似上述情況的病例, 基本上每天都會碰到。 甲亢是一種常見病, 其高發人群是育齡婦女, 因此甲亢對於生育的影響也受到了越來越大的關注。
甲亢對於生育的影響, 可以分為疾病本身對孕婦及胎兒的影響, 以及所接受的治療對孕婦及胎兒的作用兩方面。
從理論上講, 輕度甲亢對妊娠無明顯影響, 但中、重度甲亢以及症狀未控制者, 其流產率、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高征)發生率、早產率、足月小樣兒發生率以及圍生兒死亡率增高。 甲亢對妊娠的影響原因尚不清楚, 可能是由於甲亢使營養要素消耗過多, 以及妊高徵發生率高, 從而影響胎盤功能所致。 由於胎盤屏障的作用,
妊娠對甲亢病情影響不大, 相反妊娠往往會使甲亢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 但若妊娠合併重度甲亢, 由於妊娠可加重心臟的負擔, 故會加重甲亢患者原有的心臟病變。 個別患者因分娩、產後流血、感染可誘發甲亢危象。 不過, 總的來說, 隨著醫療水準的進步, 甲亢對妊娠的影響已越來越小。
${FDPageBreak}
甲亢的治療方法可以分為三種:口服藥物、同位素治療及手術治療。 同位素治療可能導致胎兒畸形及永久性的甲狀腺功能低下, 因此一般在妊娠期間是禁用的。 手術治療由於技術的提高, 在正規的大醫院, 風險是比較小的, 但由於手術涉及麻醉、患者情況等很多因素, 不確定性大,
藥物治療是目前最常用、最安全的方法, 尤其是丙基硫氧嘧啶。 據目前的研究, 丙基硫氧嘧啶雖然可以通過胎盤, 但其致畸的作用很弱, 尤其是在小劑量(每日100毫克以下, 按目前常用的劑型就是每日2片), 更為安全。
由於甲狀腺激素不易通過胎盤, 因此進行藥物治療最重要的目的是控制孕婦的甲亢, 防止出現甲亢危象及早產等高危妊娠的情況。 一般臨床控制目標是以維持母血FT4(游離T4)水準不超過正常上限的1.4倍為度, 也即可有輕度甲亢。 超過此水準時, 才用抗甲狀腺藥物。
結合上述的相關知識,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前面提到的三個例子:例1、例2應首先到醫院進行檢查, 弄清楚甲亢的嚴重程度,
特別需要提醒廣大患者注意的是:①由於孕婦體內的變化, 總T3、總T4(驗單上的代號通常是TT3、TT4)並不能準確判斷病情, 因此在診斷孕婦甲亢時要檢測游離T3、游離T4(驗單上的代號通常是FT3、FT4)。 ②由於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心得安)可使子宮肌肉張力增高, 導致胎盤發育不良, 以及胎兒宮內生長遲緩, 故在妊娠期甲亢中不宜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