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常血壓開降壓藥 醫生失誤?

血壓正常, 卻開降壓藥

張伯看著自己的藥費單, 發現裡面居然有降壓藥。 自己只是腎出了點問題, 血壓根本不高, 怎麼要吃降壓藥呢?張伯越想越鬱悶,

回頭找醫生問個清楚, 醫生卻說, 這些降壓藥, 並不是因為有高血壓才用, 而是用來“護腎”的。

目前, 臨床上使用的降壓藥主要有六大類。 其中,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ARB)兩種, 在腎臟保護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因而在腎臟專科廣泛使用, 其目的已不只是用來降低血壓。

ACEI如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和ARB(如替米沙坦、氯沙坦等)類藥物,

長期使用, 能控制慢性腎病病病人的蛋白尿水準, 保護腎功能。

目前多數專家認為, 慢性腎病病人。 尤其是合併蛋白尿情況者。 不論其是否存在高血壓, 均可選用ACEI和ARB類藥物, 爭取把血壓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這個較理想的水準。

普通高血壓病人早期選用上述兩種藥物。 還可預防高血壓腎病的發生;已發生高血壓腎病的病人使用上述藥物, 則可延緩腎功能的惡化。

所以, 對張伯來說, 儘管血壓只有135/85毫米汞柱, 不屬於高血壓, 但由於他存在蛋白尿, 因此需要積極進行降壓治療。

有些病人不能用

雖然ACEI和ARB類藥物有良好的腎臟保護作用, 但在臨床應用中也要非常注意其適應證。 常言說“是藥三分毒”。 並非所有的慢性腎病病人、高血壓病人都可選用上述藥物。

對腎功能已出現嚴重損害、血肌酐大於356微摩/升, 而又未開始透析治療的病人。 應慎用, 因為這兩類藥物有導致高鉀血症, 或加重腎功能損害的風險。

對已證實雙側腎動脈狹窄或孤立腎合併腎動脈狹窄的病人。 也不宜使用。

ACEI和ARB類藥物也不適用於孕婦。 因有致胎兒畸形的可能。

所以, AcEI和ARB類藥物的使用一定要在醫生的監督下進行。 對有較高風險的用藥病人而言, 在用藥最初的3—4周內, 應每週檢測血肌酐和血鉀水準, 如發現血肌酐進行性升高或反復出現高鉀血症。 則不宜使用。 如用藥期間出現其他不適症狀, 應及時與醫生聯繫。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