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吃鹽。 高鹽(鈉)飲食可導致血壓升高, 這幾乎是眾所周知的。 但你做到了嗎?
2.減壓。 多項研究表明, 冥想、心理治療及肌肉放鬆都可以有效降低血壓。 此外, 有研究發現, 每天聽音樂放鬆30分鐘, 可以降低血壓。
3.限酒。 專家建議, 健康人每日飲酒量以女性不超過一杯、男性不超過兩杯為宜。 研究表明, 當長期大量飲酒者限制酒精攝入量時, 其血壓水準明顯降低。
4.補鉀。 黃豆、番茄醬、菠菜、比目魚和小扁豆等富含鉀的食物可降低血壓, 在美國農業部制定的膳食參考中, 建議成年人每天至少攝入4700毫克鉀, 因此大多數人需要在日常飲食中補充鉀。
5.補鎂。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 膳食中鎂的攝入量與血壓水準呈負相關, 即攝入鎂越多, 血壓降得越低。 麥片、糙米、杏仁、榛子、利馬豆、菠菜和牛奶等富含鎂的食物有利於控制血壓, 可以降低中風和妊高症的發病率。
6.不要小瞧馬鈴薯。 即便是一個小馬鈴薯, 也含有大量的鉀, 其中的地骨皮胺更可使血壓降低, 番茄中也含有少量的地骨皮胺。
7.每天一斤奶。
牛奶、優酪乳、乳酪、豆腐、白菜、花椰菜、菠菜、羽衣甘藍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可降低血壓,
美國農業部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需攝入1000—1200毫克的鈣,
為此大概需要飲用500—750克牛奶。
8.多吃芹菜。
芹菜可以使血管平滑肌放鬆、血管擴張,
進而調節血壓。
堅持每天吃4根芹菜,
9.血糖高者選甜菊。 為期一年的雙盲研究發現, 甜菊不僅可以降低血壓, 而且熱量低, 對糖尿病患者尤為適用。
10.多吃魚。
鮭魚、金槍魚、鯡魚、鯖魚、比目魚等含有豐富的有助於降低血壓的歐米伽-3脂肪酸,
即DHA和EPA。
如果您不愛吃魚,
可食用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蛋類、人造黃油或花生醬,
或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魚油膠囊。
11.多吃菠菜。
菠菜、豆類、蘆筍等富含葉酸的食物可降低患高血壓的風險。
研究發現,
每天至少補充1000微克葉酸的成年女性,
其患高血壓的風險明顯低於每天補充200微克者。
12.每天一塊黑巧克力。 每天一塊黑巧克力不僅可以放鬆心情, 還可以降低血壓, 有利心臟健康。
13.多吃核桃。 核桃、亞麻籽、豆腐、大豆、菜子油等含有豐富的α—亞麻酸,
14.正確使用調料。 正確使用調料, 像茴香、薄荷、黑胡椒、羅勒、龍蒿、白英和藏紅花等, 不僅可以為食物提鮮, 還可減少食鹽的使用量, 有助於降低血壓。
15.每天一瓣蒜。
過去50年的研究表明,
大蒜可有效緩解高血壓。
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指出,
600—900毫克的大蒜粉末約含3.6—5.4毫克的大蒜素,
而一瓣鮮蒜中大蒜素的含量可達5—9毫克。
16.廣泛社交。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
不善交往者的血壓往往比社交廣泛的人高30毫米汞柱。
17.運動療法。 如氣功、步行、慢跑等。
高血壓病康復體育的運動類型選擇要以有氧代謝運動為原則。 要避免在運動中做推、拉、舉之類的靜力性力量練習或憋氣練習。 應該選擇那些有全身性的、有節奏的、容易放鬆、便於全面監視的專案。
①.氣功:以放鬆功較好, 也可酌用站樁功、強壯功和動功等。 練功原則強調“松”、“靜”、“降”。 要求配合意念和簡單的動作。 意念的部位宜低於心臟位置, 如丹田、湧泉穴等。 呼吸宜用順呼吸法, 不宜採用停閉呼吸法。 要適當延長呼氣, 以提高迷走神經的興奮性。 動作宜採用大幅度的有松有緊, 有張有弛的上下肢及軀幹的交替和聯合運動, 切忌持續性緊張的長時間等長收縮運動。 氣功練習每天至少1次, 每次30~45分鐘。 據報導,
②.太極拳:由於太極拳動作柔和, 肌肉放鬆且多為大幅度活動, 思緒寧靜從而有助於降低血壓。 高血壓患者練完一套簡化太極拳後, 收縮壓可下降1.3~2.7kPa(10—20mmHg), 長期練習太極拳的老人安靜時收縮壓的平均值約比同年齡組老人低2.7kPa左右。 高血壓患者打太極拳時最重要的是注意一個“松”字, 肌肉放鬆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鬆”, 從而促使血壓下降。 此外, 打太極拳時要用意念引導動作, 使思想高度集中, 心境守靜,這有助於消除高血壓患者的緊張、激動、神經敏感等症狀。
③.步行:步行可按每分鐘70~90步開始,約每小時步行3~4km的速度,持續10分鐘。主要適用於無運動習慣的高血壓病患者作為一種適應性鍛煉過程。以後可逐漸加快步速或在坡地上行走。國內應用醫療步行(平地行走加上下小山坡)治療高血壓取得較好療效。
其方法舉例如下:
第一條:1600m平路。用15min走完800m,中途休息3min;
第二條:2000m平路,用18min走完1000m,中途休息3~5min;
第三條:2000m路程,中有兩段各長100m,斜度5~10度的短坡,用20~25分鐘步行1000m,休息3~5分鐘,繼續用7~8分鐘,走完500m平路,休息3分鐘然後用20~30分鐘上山,中間可適當休息。上山后體息5~10分鐘,然後下山。
具體方法可因地制宜,但必須堅持循序漸進,每次活動不應出現不適反應。如感體力有餘,可用延長距離,加快步速等方法來增加運動量,也可用走、跑交替方式。
④.健身跑:在進行健身跑前要作心電圖運動試驗以檢查心功能和血壓對運動的反應性。高血壓患者的健身跑不要求一定的速度,而以跑步後不產生頭昏、頭痛、心慌、氣短和疲勞感等症狀為宜。心率一般控制在130次/分以內。跑步時要求精神放鬆,步伐是十分重要的。運動的頻度可根據個人對運動的反應和適應程度,採用每週三次或隔日一次,或每週五次等不同的間隔週期。一般認為若每週低於二次效果不明顯。若每天運動,則每次運動總量不可過大,如果運動後第二天感覺精力充沛,無不適感,
18.按摩或自我按摩:按揉風池、太陽及耳穴,抹額及掐內關、神門、合穀、足三裡,可助降壓和消除症狀。
心境守靜,這有助於消除高血壓患者的緊張、激動、神經敏感等症狀。
③.步行:步行可按每分鐘70~90步開始,約每小時步行3~4km的速度,持續10分鐘。主要適用於無運動習慣的高血壓病患者作為一種適應性鍛煉過程。以後可逐漸加快步速或在坡地上行走。國內應用醫療步行(平地行走加上下小山坡)治療高血壓取得較好療效。
其方法舉例如下:
第一條:1600m平路。用15min走完800m,中途休息3min;
第二條:2000m平路,用18min走完1000m,中途休息3~5min;
第三條:2000m路程,中有兩段各長100m,斜度5~10度的短坡,用20~25分鐘步行1000m,休息3~5分鐘,繼續用7~8分鐘,走完500m平路,休息3分鐘然後用20~30分鐘上山,中間可適當休息。上山后體息5~10分鐘,然後下山。
具體方法可因地制宜,但必須堅持循序漸進,每次活動不應出現不適反應。如感體力有餘,可用延長距離,加快步速等方法來增加運動量,也可用走、跑交替方式。
④.健身跑:在進行健身跑前要作心電圖運動試驗以檢查心功能和血壓對運動的反應性。高血壓患者的健身跑不要求一定的速度,而以跑步後不產生頭昏、頭痛、心慌、氣短和疲勞感等症狀為宜。心率一般控制在130次/分以內。跑步時要求精神放鬆,步伐是十分重要的。運動的頻度可根據個人對運動的反應和適應程度,採用每週三次或隔日一次,或每週五次等不同的間隔週期。一般認為若每週低於二次效果不明顯。若每天運動,則每次運動總量不可過大,如果運動後第二天感覺精力充沛,無不適感,
18.按摩或自我按摩:按揉風池、太陽及耳穴,抹額及掐內關、神門、合穀、足三裡,可助降壓和消除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