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站立時, 軀體應自然、平穩、端正, 即上肢自然下垂, 挺胸收腹, 上身不要左右傾斜, 以使兩下肢均勻受力。 使用手杖的老年人站立時, 重心應在兩下肢, 不要弓背向前。 老年人應適度進行全身性活動, 保持肌肉、骨骼、關節和韌帶的正常功能, 以推遲衰老的發生。 正確的立姿, 可使老人避免軀幹畸形、駝背等不良體形, 是老年人健康與否的重要標誌。
坐的姿勢, 通常有端坐、靠坐和盤坐, 老年人可根據習慣和健康狀況而選擇。 不正確的坐姿可引起脊柱彎曲、局部不適和肌肉勞損, 是造成腰痛和畸形的重要原因。
經常伏案或久坐工作的老年人, 應注意適量的全身體育活動, 坐一段時間後, 應起來走動一下, 調節肌肉和韌帶的負擔, 此外, 要注意避免猛坐速立。
臥的姿勢, 側臥比俯臥和仰臥更合理。 經過對兩千多位老人的調查, 60%~75%的老人睡眠時, 習慣右側臥。 這樣可以減輕對心臟的壓迫, 有益於胃腸蠕動。
老人每天都要走動走動。 但走動的姿勢要端正、平穩、自然, 上身要挺直, 兩臂自然擺動, 步幅適中, 走起來均勻有力。 行走時, 腹肌有節律的收縮、膈肌上下運動的加強, 會使肺活量增加, 肺功能加強。 適度的行走, 還能促進血液迴圈, 幫助消化, 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