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參苓龍牡桂丹鉛, 芩夏柴黃姜棗全。 棗六餘皆一兩半, 大黃二兩後同煎。
方義:方中柴胡、桂枝、黃芩和裡解外, 以治寒熱往來、身重;龍骨、牡蠣、鉛丹重鎮安神, 以治煩躁驚狂;半夏、生薑和胃降逆;大黃瀉裡熱, 和胃氣;茯苓安心神, 利小便;人參、大棗益氣養營, 扶正祛邪。 共成和解清熱, 鎮驚安神之功。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用法用量組成:柴胡12克, 龍骨、黃芩、生薑、鉛丹、人參、桂枝(去皮)、茯苓各4.5克, 半夏6克(洗), 大黃6克(切), 牡蠣4.5克(熬), 大棗(擘)6枚。
用法:上藥十二味, 除大黃外, 以水1600毫升, 煮取800毫升, 再納大黃, 更煮一二沸,
功用:和解清熱, 神經官能症, 小舞蹈病, 鎮驚安神。
主治:傷寒往來寒熱, 胸脅苦滿, 煩躁驚狂不安, 時有譫語, 身重難以轉側, 現用於癲癇、神經官能症、美尼爾氏綜合征以及高血壓病等見有胸滿煩驚為主證者。
安神補心丸 甘麥大棗湯 定志丸 酸棗仁湯 枕中丹 柏子養心丸 天王補心丹 風引湯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牛黃抱龍丸 珍珠母丸 生鐵落飲 磁朱丸 朱砂安神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