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的家裡購置了血壓計, 進行家庭監護, 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但是, 常常是患者自測的血壓數值與醫務人員所測的不一致有時, 還相差很遠, 下面就為您解密原因.
1.受檢查的人上臂與其心臟(右心房)沒有放置在同一水平線上, 如果上臂位置過高, 測得的血壓值往往偏低;如果上臂的集團過低, 測得的血壓值就常常偏高。
2.測血壓時水銀柱打得太低。 比如只有170-180毫米水銀柱, 這時雖然聽診器內可能無聲了, 但卻很可能是心律不劑患者心跳之間有較長的間歇。
3.放氣時的速度不恰當。
4.測的次數太少, 有的只測一次就得出地論, 往往不準確。 測量血壓應反復數次, 取其穩定值為實際血壓。 測第一次時, 數值經常偏高, 而第二、第三次較穩定。 同時, 每次測前應將袖套中氣體放盡, 否則血壓值將越測越高。
5.測血壓前患者應靜坐休息二十分鐘, 每次測壓時的基本體位應相同, 以利比較。 聽診時, 聽筒應輕放在肱動脈搏動明顯處, 不要壓在袖帶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