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呆是一種不容易被發現的神經科疾病, 不少人會將癡呆患者的表現誤以為是智力存在障礙, 從而忽視對癡呆的治療。 那常見的癡呆的診斷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為大家講講常見的癡呆的診斷方法。
一般, 常見的癡呆的診斷方法有:
1、認知功能測驗及智力測驗:癡呆篩選測驗有Folstein創用的簡易智力狀態檢驗、 長穀川和夫創用的長穀川癡呆量表、Pattie等創作的認知量表等。 這些測驗的共同特點是內容較簡單, 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 一般都設成癡呆的劃界分, 因此頗為實用。 以MMSE為例, 若得分〈15分這癡呆, 15~24分為可能癡呆。
2、進行癡呆的診斷還要全面瞭解病史:首先瞭解其發病年齡, 癡呆者的年齡均相對偏大, 再者瞭解其起病形式及病程, 外傷及腦血管疾病等常為急性起病, 其他原因引起者多為慢性起病。 腦血管疾病引起的癡呆症狀起伏, 並可自動緩解, 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低下及維生素缺乏症狀引起的癡呆可隨軀體症狀的緩解可減輕, 老年性及其他變性引起的萎縮, 其癡呆症狀多持續進行, 不斷惡化。
3、實驗室檢查:疑有器質性癡呆的患者應在選擇性作腰椎穿刺, 血液生化檢驗, 腦電圖, 腦超聲波, 同位素腦掃描, 頭顱X線平片,
4、軀體檢驗:癡呆本身並無固定體征, 但原發病常可出現一定的體征。 麻痹性癡呆患者可有瞳孔不整齊、兩則不等大, 阿一羅瞳孔。 老年性精神病患者多有角膜老年環、白髮及皮膚皺紋。 鉛中毒患者齒齦可見鉛線等。 某些原發病常伴有一定的神經系統體征。 這也是常見的癡呆的診斷方法。
以上就是關於常見的癡呆的診斷方法的介紹, 相信大家對此有所瞭解了。 一旦確診為癡呆一定要立即去醫院進行治療, 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