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孕期胎動是怎麼回事?關於胎動的4大誤解

在沒懷孕甚至沒打算懷孕前, 我們對懷孕的認識也許僅僅停留在影視劇中某苦逼女主往衣服下塞個枕頭假裝懷孕或是手術臺上產婦撕心裂肺的哀嚎的情景中。 年少無知時, 對“胎動”你是否也有過一些雷人又荒唐的誤解呢?下面來分享一下小編收集到的關於胎動的一些很傻很天真的理解, 來看看吧!

誤解1:胎動就是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滾來滾去。

真相:胎動是胎兒在子宮腔裡的活動衝擊到子宮壁的動作。 胎寶寶的動作幅度是隨著胎兒的成長而每個階段不同的, 胎兒在子宮內伸手、踢腿等動作衝擊到子宮壁,

拳打腳踢、翻滾等大動作一般是到孕20~35周才出現, 並非一直會滾來滾去。

胎動的規律與幅度變化:

(1)孕16~20周

胎動運動量:小動作, 不激烈

媽媽的感覺:比較微弱, 不明顯

位置:下腹中央

孕16~20周是剛剛開始能夠感知到胎動的時期。 這個時候的寶寶運動量不是很大, 動作也不激烈, 孕媽咪通常覺得這個時候的胎動像魚在游泳, 或是“咕嚕咕嚕”吐泡泡, 跟脹氣、腸胃蠕動或餓肚子的感覺有點像, 沒有經驗的孕媽咪常常會分不清。 此時胎動的位置比較靠近肚臍眼。

(2)孕20~35周

胎動運動量:大動作, 最激烈

媽媽的感覺:非常明顯

位置:靠近胃部, 向兩側擴大

這個時候的寶寶正處於活潑的時期, 而且因為長得還不是很大, 子宮內可供活動的空間比較大,

所以這是寶寶胎動最激烈的一段時間。 孕媽咪可以感覺到寶寶拳打腳踢、翻滾等各種大動作, 甚至還可以看到肚皮上突出小手小腳。 此時胎兒位置升高, 在靠近胃的地方了。

(3)臨近分娩

胎動運動量:大動作不太激烈

媽媽的感覺:明顯

位置:遍佈整個腹部

因為臨近分娩, 寶寶慢慢長大, 幾乎撐滿整個子宮, 所以宮內可供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少, 施展不開, 而且胎頭下降, 胎動就會減少一些, 沒有以前那麼頻繁。 胎動的位置也會隨著胎兒的升降而改變。

誤解2:懷孕後會嘔吐, 是因為胎寶寶踢到媽媽的胃了。

真相:懷孕後會有孕吐(晨吐)現象, 但並不是因為胎寶寶踢到媽媽的胃, 而是孕媽媽懷孕後體內的荷爾蒙變化以及免疫反應所致。

而且剛懷孕時, 胎寶寶連腳都還沒長呢, 怎麼可能踢到媽媽的胃呢?

孕吐的原因主要有這三個:

(1)荷爾蒙的急劇變化。 一懷孕, 女性體內荷爾蒙就會急劇變化。 由於身體無法承受這種劇變, 所以會發生孕吐。

(2)孕媽媽體內的免疫反應。 據說, 在孕媽媽的體內, 會產生一種把寶寶當成“異物”的、想排斥胎寶寶的免疫力, “孕吐”就是因此而產生的過敏反應。

(3)為了保護胎寶寶。 在懷孕初期這個重要的時候, 為了不讓媽媽吃得太多, 活動得太多, 所以產生此反應來保護寶寶。

雖然眾說紛紜, 但都無法作出完滿的解釋。 此外, 如果出現多胎妊娠(雙胞胎)等情況的話, 孕吐現象可能會更嚴重。

胎寶寶何時才會踢到媽媽的胃?

一般來說, 在懷孕20周以後, 胎動就會靠近胃部, 他可能會用腳踢到你的胃部哦。 不過, 這個時候你早已過了孕吐時期啦, 足以證明胎動是不會讓你嘔吐的。

但隨著懷孕週期越來越靠近生產, 到懷孕33周~懷孕36周時, 越來越大的子宮擠壓胃和心臟, 呼吸較深, 有可能伴有厲害的“燒心感”。 不過這個時候胎寶寶的動作並不會太激烈。

誤解3:沒有感受到胎動, 那是因為胎寶寶在睡覺。

真相:胎動並不是從一開始懷上就可以感覺得到的, 而且胎動也不是一天24小時都會有。 胎動的頻率也在不同的孕週期而不一樣。 至於感受到胎動, 也因人因時而異。 有些人能明顯感覺到, 有些孕媽則難以察覺;有時候能感覺到, 有時候則不能。 儘管如此,

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也是會睡覺的, 當胎兒安睡覺時, 胎動確實會減弱。

所以, 總結來說, 胎動減弱有可能是因為胎寶寶睡覺, 但是沒有感受到胎動, 則是有多種原因的。

如果你是第一次懷孕, 你可能會在18~20周左右時, 第一次感覺到胎動。 剛開始的胎動若有若無, 像是蝴蝶在扇動翅膀似的。 慢慢地, 你就會感覺到寶寶的胎動變得越來越有勁, 也越來越有規律了。 隨著寶寶的發育, 你會感覺到寶寶胎動時的拳打腳踢, 胎動的幅度也會變得越來越有力。

為什麼有些人能明顯感到胎動, 有些人很難感覺到?

每個孕媽咪的身體情況不同, 所以對胎動的感知也會不同。 腹壁薄的孕媽咪就比腹壁厚的孕媽咪更容易感覺到胎動, 也就是說,瘦的媽媽對胎動的感知力更強一些。另外,這也跟孕媽咪的敏感度有關。每個人的感覺靈敏度不同,當寶寶的胎動還很微弱時,敏感的人就能感覺到,但遲鈍的媽媽就可能感覺不到。

為什麼有時候能感覺到胎動,有時候不能?

寶寶並不是一直在動的,跟大人一樣,胎寶寶也有自己的生物鐘和胎動規律。胎動是靜息(清醒-睡眠)週期交替,在活躍期胎心率加速,在靜息期無胎動,胎心率減慢。活躍期與靜息期一般持續20分鐘,也可長達40分鐘。

誤解4:一些孕媽檢查出胎位不正,都是胎寶寶運動太激烈造成的。

真相:胎位不正是指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不是我們常說的最有利於分娩的“枕前位”,而是其他位置。胎位主要受到子宮、骨盆、羊水以及嬰兒自身發育情況的影響。胎寶寶運動得激烈的時候是在孕20周到孕25周,這個時候羊水充足,胎兒又不是很大,所以胎動的範圍可以很大,在這種“自由活動”下,是可能會影響到胎位。但是,並不能說胎位不正就是胎動造成的。

胎位不正的發生原因

胎位不正與妊娠周數大小、骨盆腔大小與外形、子宮內胎盤大小與著床的位置、多胎次經產婦鬆弛的腹肌、多胞胎妊娠、羊水不正常、臍帶太短、是否有子宮內腫瘤或子宮先天性發育異常(例如雙角子宮或子宮內膈膜)等因素有關。看來,胎動並不是什麼影響胎位的重要因素。

胎位不正在不同的懷孕周數有不同的發生率。

在懷孕五個月時,約有33%的胎兒是屬於胎位不正的;而在八個月時,胎位不正的發生率下降至8.8%;到了懷孕九個月時,只有5%左右的孕婦被診斷為胎位不正。這表示,在懷孕中期發現胎位不正的胎兒,大多會在足月時轉變成為正常的胎位。因為在懷孕30周前,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而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餘地,會自行糾正胎位,在孕30周後大多能自然轉為“頭位”。然而一般而言,若在懷孕30-34周還是胎位不正時,就需要矯正了。

也就是說,瘦的媽媽對胎動的感知力更強一些。另外,這也跟孕媽咪的敏感度有關。每個人的感覺靈敏度不同,當寶寶的胎動還很微弱時,敏感的人就能感覺到,但遲鈍的媽媽就可能感覺不到。

為什麼有時候能感覺到胎動,有時候不能?

寶寶並不是一直在動的,跟大人一樣,胎寶寶也有自己的生物鐘和胎動規律。胎動是靜息(清醒-睡眠)週期交替,在活躍期胎心率加速,在靜息期無胎動,胎心率減慢。活躍期與靜息期一般持續20分鐘,也可長達40分鐘。

誤解4:一些孕媽檢查出胎位不正,都是胎寶寶運動太激烈造成的。

真相:胎位不正是指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不是我們常說的最有利於分娩的“枕前位”,而是其他位置。胎位主要受到子宮、骨盆、羊水以及嬰兒自身發育情況的影響。胎寶寶運動得激烈的時候是在孕20周到孕25周,這個時候羊水充足,胎兒又不是很大,所以胎動的範圍可以很大,在這種“自由活動”下,是可能會影響到胎位。但是,並不能說胎位不正就是胎動造成的。

胎位不正的發生原因

胎位不正與妊娠周數大小、骨盆腔大小與外形、子宮內胎盤大小與著床的位置、多胎次經產婦鬆弛的腹肌、多胞胎妊娠、羊水不正常、臍帶太短、是否有子宮內腫瘤或子宮先天性發育異常(例如雙角子宮或子宮內膈膜)等因素有關。看來,胎動並不是什麼影響胎位的重要因素。

胎位不正在不同的懷孕周數有不同的發生率。

在懷孕五個月時,約有33%的胎兒是屬於胎位不正的;而在八個月時,胎位不正的發生率下降至8.8%;到了懷孕九個月時,只有5%左右的孕婦被診斷為胎位不正。這表示,在懷孕中期發現胎位不正的胎兒,大多會在足月時轉變成為正常的胎位。因為在懷孕30周前,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而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餘地,會自行糾正胎位,在孕30周後大多能自然轉為“頭位”。然而一般而言,若在懷孕30-34周還是胎位不正時,就需要矯正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