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眼中間是什麼穴位
二、常按印堂穴百病不侵
三、眼睛周圍的穴位有哪些
兩眼中間是什麼穴位
1、兩眼中間的穴位叫“印堂穴”,嚴格來說是在兩眉之間。 印堂穴位於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
2、取穴時,印堂穴在人體採用正坐或仰靠、仰臥姿勢,印堂穴位於面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即是,印堂穴是經外奇穴。
3、按摩印堂穴可以清頭明目、通鼻開竅,治療高血壓、失眠、鼻炎、感冒精神乏力等。
4、配攢竹穴、絲竹空穴、四白穴、太陽穴治療目痛;配迎香穴、合穀穴、風府穴、魚際穴治鼻塞;配上星穴、曲差穴、風門穴、合穀穴治鼻淵;配太陽穴、風池穴治頭痛;配攢竹穴治頭重;配絲竹空穴、頭維穴治眩暈;配中沖穴、百會穴、大敦穴、合穀穴治中風不省人事;配支溝穴、足三裡穴治產後血暈。
常按印堂穴百病不侵
印堂,是一個精氣元神聚集的地方。 中醫認為,精、氣、神為人體三寶,精充、氣足、神旺則身康體健,百病不侵。 而想達到百病不侵的目的,要常按摩印堂穴。
在面相學中,印堂還有“命官”之稱,古代看相之人認為,印堂發黑就一定有厄運。 傳統醫學認為,通過印堂看健康確實有一定道理。 據《黃帝內經·靈樞·五色篇》中所述,印堂發黑,說明人體心臟功能不佳,腦部供血不足,心腦缺血缺氧,甚至有心肌壞死的情況;印堂過紅代表血脂異常,血壓高,脾氣大,易中風;印堂發黃說明人體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等。
在中醫看來,疲勞是一種虛弱的病症。 長期從事過重的體力勞動,會損傷臟腑,造成機體麻木而疲勞不堪。 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時,只要按摩一下印堂穴,疲勞症狀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緩解。
刺激印堂還有醒腦通竅明目的功效。 每天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兩眉間的皮膚稍向上拉100次,就能感覺到一種脹脹的感覺向兩側放散,那是陽氣在衝擊,之後您就能感覺到腦子特別清醒,眼睛也特別明亮。
經常按摩這個印堂穴位,還可以使頭腦反應敏銳,增強記憶力,改善視力減退。 此穴對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與伴隨而來的頭昏、頭痛、嗅覺功能減退等也具有明顯的調理和改善作用。
眼睛周圍的穴位有哪些
1、按太陽穴,消除眼袋。
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線延長線的上方就可以找到此穴位。 刺激太陽穴,可以促進肌膚新陳代謝。 雙目輕閉,雙手大拇指按太陽穴,反復10次,每次停留3~5秒鐘。
2、按魚腰穴,消除眼部水腫。
魚腰穴就處在瞳孔直上、眉毛中間的位置。 晚上喝水過多或或是腎臟出現問題時候,眼睛會出現浮腫的情況,這時候需要啟動魚腰穴,加速眼部排毒排水能力,讓眼部肌膚儘快消除水腫。
3、按承泣穴,消除黑眼圈。
瞳孔的正下方,眼球與眼眶下緣之間是承泣穴的位置。 電腦、光線的刺激,加上經常熬夜,導致眼周肌膚的黑色素沉澱嚴重。 中醫提醒按摩承泣穴可以活血化淤,促進黑色素分子之間的相互撞擊,並迅速代謝出體外。
4、按瞳子穴,驅除眼尾紋。
瞳子穴在眼角外側約一指腹的凹陷處,用食指在眼尾處以輕揉提拉的方式按摩15次,就可以有效預防細紋生成。
5、按睛明穴,消除眼疲勞。
睛明穴位於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如果你總是感覺眼部乾澀、有異物,眼球出現腫脹感,視力也會逐年降低,按摩晴明穴可以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