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胃不好的人來說, 什麼不能吃?吃什麼養胃等等這些飲食上的問題要多注意。 除了不吃一些禁忌的食物外, 適當的多吃一些具有養胃、護胃作用的食物, 對胃病可是很有好處哦。 那到底養胃的食物都有哪些呢?給大家推薦8種養胃護胃食物。
1、白術豬肚粥
材料:白術30g, 豬肚1只, 粳米60g, 生薑少許。
煎服法:將豬肚洗淨切成小片, 同白術、生薑加水1000ml, 煎煮取汁約600ml, 再加粳米同煮成粥, 早晚2次分服。
適應症:用於慢性淺表性胃炎之脾胃虛弱的食欲不振、脘腹作脹、大便滯下等症。
2、豆蔻饅頭
材料:白豆蔻15g, 麵粉1000g, 酵母50g
烹製:將白豆蔻研為細末,
適應症:脾胃氣滯的脘腹脹痛, 食欲不振或胃痛, 噁心嘔吐等。
3、陳皮雞
材料:陳皮20g, 香附15g, 雞肉60g, 蔥白10莖, 生薑6g, 調味品適量。
烹製:①、擇嫩公雞肉冼淨, 切小塊備用。
②、將陳皮洗淨, 醋炒香附, 放入砂鍋中煎取藥汁200ml, 將生薑切如米粒狀, 蔥白切碎。
③、將雞肉先用熱油鍋炒。 兌入藥汁, 加適量清水;先以武火煮沸, 再以文火燜至藥汁乾涸;放薑粒、蔥白、料酒、味精、醬油, 炒拌而成。
④、以佛手酒50ml送服, 日一次, 連吃3~5日。
適應症:用於慢性淺表性胃炎之脾胃虛弱、肝胃不和、腸胃氣滯證, 症見脘脅脹痛、食少不化、噯氣、噁心、舌苔白膩。
4、甘松粥
材料:甘松5g, 粳米50g。
煎服法:先煎甘松取汁, 另將粳米煮成稀粥後, 入甘松汁, 稍煮一、二沸即可。
適應症:適用於氣悶胸痛、脘腹脹滿、食欲不振、胃寒呃逆、嘔吐諸症。
5、玉竹粥
材料:鮮玉竹30~60g, 粳米60g, 冰糖少許。
煎服法:先將鮮玉竹洗淨, 除去根須、切碎, 加水1000ml, 煎取濃汁約500ml, 再加入粳米煮為稀粥, 和入少許冰糖即可, 每日分3~4次分服。
適應症:適用于胃火熾盛或陰虛內熱消穀善饑之胃炎患者。
6、石斛花生
材料:鮮石斛30g, 花生仁50g。
烹製:先用石斛煎水, 再加入花生同煮, 至花生熟, 水燜幹為度, 平時嚼服花生。
適應症:胃陰不足的胃脘灼痛、食欲不振、大便秘結。
7、玉竹燜鴨
材料:玉竹50g, 沙參50g, 老鴨1只, 生薑、大蔥、味精、食鹽等調味品各適量。
烹製:①、將老鴨宰殺後, 除去毛和內臟, 洗淨, 放砂鍋內;將沙參, 玉竹放入, 加清水適量。
②、先以武火煮沸,
③、去藥渣, 放入調味品, 再燒湯。
④、溫服, 吃肉喝湯及佐餐食物。
適應症:慢性胃炎之胃陰不足證, 胃脘隱痛、口乾咽燥、大便秘結等。
8、椒面餅
材料:蜀椒6g, 白麵粉60g, 蔥白2莖。
烹製:①、將蜀椒去閉口者, 去椒目, 焙乾研末, 與麵粉拌和, 加水揉成小餅狀。
②、將水燒沸, 下椒面餅, 煮熟後, 放入蔥白, 並加味精、香油、精鹽等調味。 吃面餅喝湯。
適應症:適用於寒凝氣滯之胃脘冷痛、脹悶不舒、食欲不振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