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川貝母

川貝母

別名:貝母、川貝、岷貝、雪山被。

性味:味苦、甘, 性微寒。

歸經:歸肺、心經。

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鱗莖。

形態特徵:1、松貝: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 高0.3~0.8cm, 直徑0.3~0.9cm。 表面類白色。 外層鱗葉2瓣, 大小懸殊, 大瓣緊抱小瓣, 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習稱“懷中抱月”;頂部閉合, 內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 底部平。 微凹入, 中心有1灰褐色的鱗莖盤, 偶有殘存鬚根。 質硬而脆, 斷面白色, 富粉性。 氣微, 味微苦。

2、青貝:呈類扁球形, 高0.4~1.4cm, 直徑0.4~1.6cm。 外層鱗葉2瓣, 大小相近, 相對抱合, 頂部開裂, 內有心芽和小鱗葉2~3枚及細圓柱形的殘莖。

3、爐貝:呈長圜錐形, 高0.7~2.5cm, 直徑0.5~2.5cm。 表面類白色或淺棕黃色, 有的具棕色斑點。 外層鱗葉2瓣, 大小相近, 頂部開裂而略尖, 基部稍尖或較鈍。

4、栽培品:呈類扁球形或短圓柱形, 高0.5~2cm, 直徑1~2.5cm。 表面類白色或淺棕黃色, 稍粗糙, 有的具淺黃色斑點。 外層鱗葉2瓣, 大小相近, 頂部多開裂而較平。

川貝母的用法用量

用法:3~10g;研粉沖服, 一次1~2g。

炮製: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或用水稍泡, 撈出, 悶潤後掰瓣去心, 乾燥, 或碾成細粉;或略淘, 潤軟, 切極薄片, 乾燥。

川貝母的功效主治

功效:清熱潤肺, 化痰止咳, 散結消癰。

主治:用於肺熱燥咳, 乾咳少痰, 陰虛勞嗽, 痰中帶血, 瘰鬁, 乳癰, 肺癰。

川貝母的配伍

1、治肺癰、肺萎:川貝一兩, 天竺黃、硼砂各一錢, 文蛤(醋炒)五分。 為末, 以枇杷葉(刷淨、蜜炙)熬膏作丸,

芡實大, 噙咽之。 (《醫級》貝母括痰丸)

2、治吐血、衄血, 或發或止, 皆心藏積熱所致:貝母(炮令黃)一兩。 搗細羅為散, 不計時候, 以溫漿調下二錢。 (《聖惠方》)

3、治妊娠小便難, 飲食如故:貝母、苦參、當歸各四兩。 上三味, 末之, 煉蜜丸如小豆大。 飲服三丸, 加至十丸。 (《金匱要略》當歸貝母苦參丸)

4、下乳:牡蠣、知母、貝母。 三物為細末, 同豬蹄湯調下。 (《湯液本草》三母散)

川貝母的禁忌

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

川貝母的相關論述

《本草匯言》:貝母, 開鬱、下氣、化痰之藥也。 潤肺消痰, 止咳定喘, 則虛勞火結之證, 貝母專司首劑。 若解癰毒, 破癥結, 消實痰, 敷惡瘡, 又以土者為佳。 然川者味淡性優, 土者味苦性劣, 二者以分別用。

竹瀝 梨 竹茹 瓜蔞 冬瓜子 百藥煎 荸薺 浙貝母 瓜蔞皮 瓜蔞子 白前 旋覆花 白芥子 禹白附 貓爪草 薑汁 豬牙皂 膽南星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